缪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
出处:《赠阳伯》
明 · 王守仁
阳伯即伯阳,伯阳竟安在?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
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
缪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
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
缪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所作,《赠阳伯》。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心学集大成者,此诗借赠阳伯之名,表达了他对道与人的深刻思考。
首句“阳伯即伯阳,伯阳竟安在?”以问句形式提出,将“阳伯”与古代道家代表人物“伯阳”相联系,引出对道家思想的探讨。接着,“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揭示了道家追求的“大道”与人类内心深处的真理之间的关联,强调这种真理亘古不变。
“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进一步阐述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理念,认为真正的长生在于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而非外在的法术或药物。这体现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即“致良知”,强调通过内心的反省和道德实践来达到自我完善和超越。
最后,“缪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三十年追求外在之道而忽视内心修养的反思和后悔。这反映了王守仁晚年对心学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道家思想的探讨,展现了王守仁对人生、道德和自我完善的独特见解,体现了其心学的核心理念——“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