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贱等人耳,未易遽薄厚
时来芝与菌,往往出粪朽。
流俗不自重,困穷变操守。
贵贱等人耳,未易遽薄厚。
桃李何敢轻,所报必瑶玖。
一笑置勿论,旨有君子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灯下读魏彦成诸公诗因次其韵呈曾子修诸君》。诗中表达了对春天即将到来时自然景物和人世变迁的感慨,以及诗人对于贤愚贵贱一视同仁,提倡君子之道、重视品德修养的态度。
从“距春尚旬月,春信已回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春天充满了期待,同时也表明春天已经在自然界中展现其生机。这里的“春信”指的是预示春天来临的自然现象,比如柳树发芽等。
接下来的“时来芝与菌,往往出粪朽”则是说到了珍贵的灵芝和菌类(可能是指蘑菇)也会在不经意间从腐木枯叶中生长出来。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强大、万物更新的赞美。
然而,到了“流俗不自重,困穷变操守”则转向了对世态的感慨。这里的“流俗”指的是普通百姓,“不自重”是说他们缺乏自尊和自爱,而在贫穷和困顿中,他们的品行也随之发生改变。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
接着“贵贱等人耳,未易遽薄厚”表达了诗人的平等观念,无论是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在道德修养上都应当平等对待,不应因为地位高低而有所区别。这里强调的是品格的重要性。
“桃李何敢轻,所报必瑶玖”则用桃李比喻君子之德,认为这些美好的事物是难能可贵的,并且要有相应的回报,暗示了诗人对待友、待人的态度和标准。
最后,“一笑置勿论,旨有君子酒”则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对于世间纷扰,以一笑置之,而真正值得重视的是君子的品德与修养,以及如同美酒般的高雅情操。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世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平等观念以及豁达心态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