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皇临夜半,流涕看遗草
出处:《寄怀陈师傅韬庵先生即题听水斋图》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太白何睒睒,独与残月晓。
钟鼓梦西清,如见颜色槁。
昔我见公初,堂堂送张老。
仓皇临夜半,流涕看遗草。
平生无党援,死友心能表。
千回郁结意,并世复谁道。
清酌陈哀辞,奠罢自焚稿。
我时赞几筵,相视何凄悄。
萧寺隔重湖,僧房颇静窕。
邀觞重九辰,破寂一洒扫。
先朝双白发,心苦诗愈好。
别来无岁月,合眼金华杳。
似闻退休馀,不忍怀鱼鸟。
幽幽听水斋,修竹插天杪。
披图意空多,徵题情慰少。
初阳上金茎,昔昔风露早。
来日自舒长,论语半部了。
閒居三十年,洗耳事幽讨。
再出坐子房,伤哉为绮皓。
翻然恣翱翔,目极孤鸿矫。
钟鼓梦西清,如见颜色槁。
昔我见公初,堂堂送张老。
仓皇临夜半,流涕看遗草。
平生无党援,死友心能表。
千回郁结意,并世复谁道。
清酌陈哀辞,奠罢自焚稿。
我时赞几筵,相视何凄悄。
萧寺隔重湖,僧房颇静窕。
邀觞重九辰,破寂一洒扫。
先朝双白发,心苦诗愈好。
别来无岁月,合眼金华杳。
似闻退休馀,不忍怀鱼鸟。
幽幽听水斋,修竹插天杪。
披图意空多,徵题情慰少。
初阳上金茎,昔昔风露早。
来日自舒长,论语半部了。
閒居三十年,洗耳事幽讨。
再出坐子房,伤哉为绮皓。
翻然恣翱翔,目极孤鸿矫。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寄怀陈师傅韬庵先生即题听水斋图》。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已故友人陈师傅韬庵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听水斋的追忆。
首句“太白何睒睒,独与残月晓”,以明亮的太白星与残月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静谧的氛围,暗示了对逝者的思念。接下来的“钟鼓梦西清,如见颜色槁”两句,通过钟鼓声和梦境中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昔我见公初,堂堂送张老”回忆了初次见到陈师傅的情景,以及他送别张老的场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接着“仓皇临夜半,流涕看遗草”描述了在夜晚的仓促中,诗人泪眼婆娑地阅读陈师傅留下的遗作,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
“平生无党援,死友心能表”赞扬了陈师傅一生正直,不求党援,死后仍能展现其高尚品德。接下来的几句“千回郁结意,并世复谁道”表达了对陈师傅才华和人格的敬仰,以及对其去世后无人能继承其精神的遗憾。
“清酌陈哀辞,奠罢自焚稿”描述了诗人以酒祭奠陈师傅,并焚烧其遗作,以此表达哀思。最后,“我时赞几筵,相视何凄悄”、“萧寺隔重湖,僧房颇静窕”、“邀觞重九辰,破寂一洒扫”等句,通过不同的场景和活动,展现了诗人对陈师傅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听水斋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陈师傅生前事迹的回顾和对听水斋的描绘,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