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沉西涧阴,远驱愁突兀
出处:《涢川寺路》
唐 · 张祜
日沉西涧阴,远驱愁突兀。
烟苔湿凝地,露竹光滴月。
时见一僧来,脚边云勃勃。
烟苔湿凝地,露竹光滴月。
时见一僧来,脚边云勃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慨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日沉西涧阴"一句,设定了诗歌背景,太阳已经落下山谷,只剩下阴影笼罩。接着"远驱愁突兀",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忧虑和孤独感,这种情绪如同自然界中不可触摸的高峰。
"烟苔湿凝地"描写了秋天的地面因露水而变得湿润,而"露竹光滴月"则是对夜晚竹间露珠闪耀如同月光的生动形容。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细节的刻画,展现出一种静谧、清冷的氛围。
最后两句"时见一僧来,脚边云勃勃",则引入了一个超脱世俗的人物——行走在山林间的一位僧人。他的脚下是随之飘动的云雾,这不仅描绘出了僧人的形象,也象征着他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寂寞和超然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一种深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