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元宵过,端令病骨惊
出处:《己丑上元后晚望》
宋 · 杨万里
雪里晴偏好,寒馀暖尚轻。
山烟春自起,野烧暮方明。
又是元宵过,端令病骨惊。
遣愁聊觅句,得句却愁生。
山烟春自起,野烧暮方明。
又是元宵过,端令病骨惊。
遣愁聊觅句,得句却愁生。
注释
雪里:在雪中。晴偏好:特别喜欢晴天。
寒馀:寒冷之余。
暖尚轻:仍有轻微的温暖。
山烟:山间的雾气。
春自起:自然升起。
野烧:野外的火堆。
暮方明:傍晚时分才明亮。
元宵过:元宵节已过。
端令:确实让。
病骨惊:病痛加剧。
遣愁:排解忧愁。
聊觅句:随意寻找诗句。
得句:找到诗句。
愁生:愁绪增加。
翻译
雪中的晴天特别宜人,尽管寒冷但仍有淡淡的温暖。山间的雾气在春天自然升起,野外的火堆傍晚时分才明亮起来。
元宵节已过,身体的病痛让我更加震惊。
为了排解忧愁,我随意寻找诗句,找到后却又增添新的愁绪。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春日雪后的景象,"雪里晴偏好"表明在积雪融化的时节,天气转晴更显得宜人。"寒馀暖尚轻"则是说残余的寒意还未完全消散,而温暖的感觉却轻柔地来临。接着"山烟春自起"写出了山间细微的烟雾在春天自然升腾,显示出春意渐浓。"野烧暮方明"则是在傍晚时分,野外的焚烧活动才显得明亮,这里可能指的是农民烧荒之类的场景。
接下来的"又是元宵过"表达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元宵节(即春节后的第十五天),而"端令病骨惊"则是在说清冷的天气让人感到身体不适,甚至连骨头都感觉到寒意。诗人在这段时日里,通过"遣愁聊觅句"来表达自己试图通过写作来排解忧愁,但却发现"得句却愁生",即便是写出了诗句,也只是让忧愁有了新的生长。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节的感受和情绪变化,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个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