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乎,甲虫三百汝为长,水族之中巨灵掌
出处:《龟山屿歌》
清 · 屠文照
台阳北路三貂艰,转行东下临深湾。
忽逢海岛如屏环,孤峰耸立苍石顽。
询之父老名龟山,招同舟子相跻攀。
果然形色龟一般,四足绵亘千波间。
首尾崚嶒苔藓斑,天公厌若坚甲擐。
霹雳一声流血殷,惊走生番驰无还。
吁嗟乎,甲虫三百汝为长,水族之中巨灵掌。
不期石头宛肖像,波涛掀天风鼓荡。
渔舟到此难下网,但见奔腾万马响。
狂澜回潭深万丈,飘泊海艘如鱼鲞。
向闻樵采有人上,虎穴幽深作蝄蜽。
五总十朋常来往,气吞鲸浪呼吸爽。
蛟龙过此敢纵放,鼋鼍同类但瞻仰。
年年滋生如卵养,变化无穷神通广。
又闻每岁临中秋,当空皓魄月夜幽。
花啼文角蹲犀牛,此山挟之海面浮。
两角分开水不流,双目如珠夜光投。
忽作海市飞蜃楼,风波顷刻翻不休。
我今橐笔来高游,鳄鱼何用韩公谋。
制伏神怪如楚囚,生民乐利沧海收。
忽逢海岛如屏环,孤峰耸立苍石顽。
询之父老名龟山,招同舟子相跻攀。
果然形色龟一般,四足绵亘千波间。
首尾崚嶒苔藓斑,天公厌若坚甲擐。
霹雳一声流血殷,惊走生番驰无还。
吁嗟乎,甲虫三百汝为长,水族之中巨灵掌。
不期石头宛肖像,波涛掀天风鼓荡。
渔舟到此难下网,但见奔腾万马响。
狂澜回潭深万丈,飘泊海艘如鱼鲞。
向闻樵采有人上,虎穴幽深作蝄蜽。
五总十朋常来往,气吞鲸浪呼吸爽。
蛟龙过此敢纵放,鼋鼍同类但瞻仰。
年年滋生如卵养,变化无穷神通广。
又闻每岁临中秋,当空皓魄月夜幽。
花啼文角蹲犀牛,此山挟之海面浮。
两角分开水不流,双目如珠夜光投。
忽作海市飞蜃楼,风波顷刻翻不休。
我今橐笔来高游,鳄鱼何用韩公谋。
制伏神怪如楚囚,生民乐利沧海收。
鉴赏
这首《龟山屿歌》由清代诗人屠文照所作,描绘了台湾北部海域中一座名为龟山屿的独特景观。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将龟山屿的自然风貌与传说故事融为一体,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神秘色彩。
首句“台阳北路三貂艰,转行东下临深湾”点明了龟山屿的位置,位于台湾北部,靠近三貂岭,面对深邃的海湾。接着,“忽逢海岛如屏环,孤峰耸立苍石顽”描绘了岛屿的形状如同屏障环绕,孤峰矗立在苍茫的石滩之上,形象地展示了岛屿的壮观景象。
“询之父老名龟山,招同舟子相跻攀”引出对岛屿名称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岛屿形状酷似乌龟而得名。诗人邀请当地的渔民一同攀登岛屿,进一步探索其奥秘。
“果然形色龟一般,四足绵亘千波间”强调了岛屿的外形与传说中的乌龟相似,四足延伸在波涛之间,形象生动。接下来的描述“首尾崚嶒苔藓斑,天公厌若坚甲擐”,通过苔藓斑驳的首尾,以及仿佛坚甲般的岩石,进一步描绘了岛屿的自然风貌。
“霹雳一声流血殷,惊走生番驰无还”则引入了一个关于岛屿的传说,讲述了一次雷击事件导致岛上原住民惊慌逃散的故事,增添了岛屿的神秘色彩。
后半部分,诗人继续展开对岛屿的描绘,包括其作为海洋生物栖息地的重要性,以及每年中秋时分,岛屿上出现的奇异景象,如海市蜃楼、飞腾的犀牛等,展现了岛屿的神奇与美丽。
最后,“我今橐笔来高游,鳄鱼何用韩公谋。制伏神怪如楚囚,生民乐利沧海收”表达了诗人对岛屿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岛屿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希望人们能够和谐共处,享受大海带来的福祉。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龟山屿的自然美景,也融入了丰富的传说故事,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