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平生故人半廊庙,老僧何患无门徒全文

平生故人半廊庙,老僧何患无门徒

宋 · 张元干
君尝手校舆地图,上下千载铅黄朱。
斯人魁磊岂假此,愿见尅复东西都。
胸中远略指诸掌,表里拄腹撑肠书。
深知祸起取幽蓟,颇觉气王吞青徐。
眼看僭伪忽亡灭,逆党未足劳诛锄。
万方助顺事可卜,火运要是穹苍扶。
兴衰拨乱戴真主,会扫氛祲开云衢。
于今荆淮付诸将,控带川陜襟江湖。
傥能倒用进筑法,更许世袭宏规模。
两河境土不难办,狡寇胆落游魂孤。
古今徒闻作戎首,中国礼义终如初。
公家自有中兴相,雅意泰阶光六符。
难兄难弟实间出,直欲并驾仍齐驱。
承明入谒一见决,三迁故事登元枢。
整顿乾坤赖公等,我病只合山林居。
残年正尔甚易与,不过二顷邻一区。
平生故人半廊庙,老僧何患无门徒
与君痛饮遽成别,努力强饭供时须。
男儿富贵亦细事,否泰相反分贤愚。
酒酣起舞莫作恶,行矣自爱千金躯。
本朝再造旧基业,速拯涂炭疲氓苏。
勿令毫发有遗恨,文章尔雅华国犹其馀。

拼音版原文

shūchángshǒuxiàoshàngxiàqiānzǎiqiānhuángzhū

rénkuílěijiǎyuànjiàndōng西dōu

xiōngzhōngyuǎnlüèzhǐzhūzhǎngbiǎozhǔchēngchángshū

shēnzhīhuòyōujuéwángtūnqīng

yǎnkànjiànwěiwángmièdǎngwèiláozhūchú

wànfāngzhùshùnshìhuǒyùnyàoshìqióngcāng

xīngshuāiluàndàizhēnzhǔhuìsǎofēnjìnkāiyún

jīnjīnghuáizhūjiāngkòngdàichuānshǎnjīnjiāng

tǎngnéngdǎoyòngjìnzhùgèngshìhóngguī

liǎngjìngnánbànjiǎokòudǎnbáoyóuhún

jīncóngwénzuòróngshǒuzhōngguózhōngchū

gōngjiāyǒuzhōngxīngxiāngtàijiēguāngliù

nánxiōngnánshíjiānchūzhíbìngjiàréng

chéngmíngjiànjuésānqiānshìdēngyuánshū

zhěngdùnqiánkūnlàigōngděngbìngzhīshānlín

cánniánzhèngěrshènguòèrqǐnglín

píngshēngrénbànlángmiàolǎosēnghuànmén

jūntòngyǐnchéngbiéqiángfàngòngshí

nánérguìshìfǒutàixiāngfǎnfēnxián

jiǔhānzuòèxíngàiqiānjīn

běncháozàizàojiùzhěngtànmángluó

lìngháoyǒuhènwénzhāngěrhuáguóyóu

注释

舆地图:地图。
铅黄朱:古代用于书写和标注的地图颜色。
斯人:此人。
尅复:攻克。
僭伪:篡位者。
火运:天命、好运。
氛祲:阴霾、不祥之气。
中兴相:中兴的宰相。
泰阶:古代象征吉祥的星象。
元枢:中央最高官职。
平生故人:一生的老朋友。
廊庙:朝廷。
强饭:勉力吃饭。
涂炭:困苦、苦难。
华国:使国家光彩照人。

翻译

你曾亲手校对过地图,历经千年铅黄朱墨。
这样的人才岂能仅凭此展现,希望你能攻克东西两都。
胸中战略了如指掌,内外皆有深思熟虑的计划。
深知祸乱源于幽燕,气概豪迈欲吞并青徐。
眼看篡位者迅速灭亡,叛党不足为患无需大肆铲除。
天下人心向顺,复兴有望,靠的是苍天庇佑。
拨乱反正,期待真主登基,扫清阴霾,开辟坦途。
如今荆淮之地交给将领,掌控川陕,面对江湖形势。
若能借鉴古法筑城,允许世代传承宏大规划。
两河之地治理并非难事,敌寇胆寒,孤立无援。
古人建功立业,礼仪之邦始终如一。
朝廷自有中兴之臣,你的高尚志向如同六符显扬。
你我兄弟般的情谊出类拔萃,共同追求高位。
承明殿拜见,一见如故,晋升之路如同古例。
整顿乾坤,依赖你们这些栋梁,我只宜隐居山林。
晚年生活简单,只需二顷田地为邻。
平生好友多在朝廷,老僧何愁没有弟子。
与你痛饮后即将分别,务必保重身体以应时需。
富贵并非大事,人生起伏决定贤愚。
酒醉起舞,切勿做恶,珍爱自己宝贵生命。
本朝复兴旧业,亟待解救困苦百姓。
勿留遗憾,你的文采将继续光耀国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元干所作,名为《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以及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

从艺术角度看,这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开篇“君尝手校舆地图,上下千载铅黄朱”两句,既描绘了李叔易博士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学者形象,也暗示了其对国家疆域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诗中“愿见尅复东西都”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中心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渴望安定之心。接下来的“胸中远略指诸掌,表里拄腹撑肠书”则进一步描绘了李叔易博士胸怀壮志、学问渊博的形象。

在“深知祸起取幽蓟,颇觉气王吞青徐”中,作者通过对历史兴衰规律的洞察,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于国家安危的关注。紧接着,“眼看僭伪忽亡灭,逆党未足劳诛锄”则是对叛乱势力的批判和期待迅速平定的愿望。

诗人在“万方助顺事可卜,火运要是穹苍扶”中提出了顺应天命、辅佐君主的理念,并期盼国家能够寻找到合适的治理之道。而“兴衰拨乱戴真主,会扫氛祲开云衢”则是在强调国家需要明主和英才来挽救时局。

在后半部分,“于今荆淮付诸将,控带川陜襟江湖”中,作者通过对疆域的描述,再次表达了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紧接着,“傥能倒用进筑法,更许世袭宏规模”则是在肯定李叔易博士治国之策,同时也寄托着希望其能够实现更大的政治理想。

“两河境土不难办,狡寇胆落游魂孤”表达了对于边疆安定和民族团结的期望。而“古今徒闻作戎首,中国礼义终如初”则是在肯定中华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在强调国家治理中礼义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公家自有中兴相,雅意泰阶光六符”是对朝廷中兴之相和政治清明的美好祝愿。紧接着,“难兄难弟实间出,直欲并驾仍齐驱”则是在赞扬李叔易博士的人品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政治理想能够实现的期待。

“承明入谒一见决,三迁故事登元枢”中,作者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强调了国家治理中英才的重要性。紧接着,“整顿乾坤赖公等, 我病只合山林居”则是在表达对李叔易博士能力的信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个人的隐退之心。

最后,“残年正尔甚易与,不过二顷邻一区”中,作者以淡泊明志,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平生故人半廊庙,老僧何患无门徒”则是在赞扬李叔易博士的人格魅力和学问,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谦逊态度。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士人对于政治理想、国家安危以及个人抱负等方面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