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之骖驔渡河水,非不欲公效其美
出处:《箜篌引》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河水流,蛟龙游,我闻昔夹神禹舟。
斥以蝘蜓爪角弭,后启云维神禹子。
驾之骖驔渡河水,非不欲公效其美。
公非夏后与子孙,胡为与之争吸吞。
天风有静波有驯,公虽欲渡姑逡巡。
斥以蝘蜓爪角弭,后启云维神禹子。
驾之骖驔渡河水,非不欲公效其美。
公非夏后与子孙,胡为与之争吸吞。
天风有静波有驯,公虽欲渡姑逡巡。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箜篌引(其二)》,描绘了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诗人通过河水流动和蛟龙游动的场景,引出大禹乘舟治水的传说,暗示禹的英勇和智慧。他提到禹的儿子后启,以及禹驾驭马车渡河的壮举,表达了对大禹精神的敬仰。
然而,诗中也提出了疑问:既然禹并非夏后的后代,为何世人还要争夺他的功绩?诗人认为,自然的力量如天风静止、河水驯服,禹的行为应当是顺应而非争夺。整首诗寓言性较强,借神话探讨了权力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对英雄行为的理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