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出处:《感春十三首 其五》
宋 · 张耒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
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
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
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
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
注释
长啸:大声呼叫。天壤:天地。
白玉琴:珍贵的白色琴。
叹:叹息。
知我音:理解我的琴声。
翩翩:轻盈飘逸。
灵凤:神话中的神鸟凤凰。
蒿下禽:草丛中的小鸟。
择食:选择食物。
良金:贵重的黄金。
得与失:得到和失去。
躬耕:亲自耕作。
梁父吟:古诗篇名,此处指吟唱诗歌。
翻译
放声长啸看天地,手中轻抚白玉琴。反复抚琴长叹息,谁能理解我心声。
轻浮之人善作态,忽高忽低情感深。
凤凰展翅飞九天,无视草丛中小禽。
觅食只为饱腹求,贪婪却藏金银珍。
得失之间本寻常,穷达荣辱各自循。
命运或穷或通达,荣辱交替难离分。
即使躬耕不息止,暂且吟唱《梁父吟》。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音乐和艺术高洁追求的诗句,通过描绘一位操琴者在大自然中抚琴的情景,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开篇即以宏伟的气势展现诗人对宇宙之美的仰望,以及手持白玉琴的雅致情趣。白玉琴在这里不仅是乐器,更是纯净艺术的象征。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这是对音乐之美的独自感慨,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知音,这里的“叹”字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和无奈。
接下来的“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则描绘了世间俗人的浮华与浅薄,他们对美的追求只是一时的兴趣,而非内心真实的感悟。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此句中,诗人以灵凤自喻,它飞翔于高空,不再理会那些低俗的小鸟,这是对自己高洁品格的肯定,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这里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蔑视和不屑一顾,同时也强调了精神追求的价值远大于金钱。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诗人在此提出了对待遇得失的态度,以及对于贫贱富贵、荣誉与耻辱的哲学思考,这些都是命运所赋予,而非个人所能左右。
最后,“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土地劳作和文化传承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将自己的感悟和情怀融入到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探讨了艺术家如何在喧嚣的世俗中坚守个人的艺术追求,以及对待名利得失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