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少年日,射策明光宫
出处:《送姚太博》
宋 · 郭祥正
春风动地吹春去,行人不肯江边住。
片帆朝挂暮千里,烟雾苍茫宿何处。
夫君少年日,射策明光宫。
同时得意三百辈,上林曾醉桃花红。
十馀年间事超忽,几在青云几白骨。
君虽未甚荣,亦足有馀乐。
存心不负圣与贤,何须画影凌烟阁。
浔阳城头北楼壮,邂逅相逢观暝涨。
鱼龙奔走势莫分,却忆当年兵火愁杀人。
至今战场无绿草,冤魂夜哭寒蟾老。
临风沥酒一吊之,而我浮生何足道。
聊为君行歌数声,青山截断江流平。
晴云相对似能舞,野鸟好语如吹笙。
却送闲愁付沧海,身虽离异心无改。
若到蓬莱王母家,为攀桃树遥相待。
片帆朝挂暮千里,烟雾苍茫宿何处。
夫君少年日,射策明光宫。
同时得意三百辈,上林曾醉桃花红。
十馀年间事超忽,几在青云几白骨。
君虽未甚荣,亦足有馀乐。
存心不负圣与贤,何须画影凌烟阁。
浔阳城头北楼壮,邂逅相逢观暝涨。
鱼龙奔走势莫分,却忆当年兵火愁杀人。
至今战场无绿草,冤魂夜哭寒蟾老。
临风沥酒一吊之,而我浮生何足道。
聊为君行歌数声,青山截断江流平。
晴云相对似能舞,野鸟好语如吹笙。
却送闲愁付沧海,身虽离异心无改。
若到蓬莱王母家,为攀桃树遥相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送姚太博》。诗中描绘了春风拂过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却也暗含着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以“春风动地吹春去”开篇,既点明了季节更替,又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接着,“行人不肯江边住”,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无奈与留恋。“片帆朝挂暮千里,烟雾苍茫宿何处”,通过帆船的行进,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与迷茫。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辉煌,曾在明光宫射策得志,与三百同僚共醉于上林花红之中。然而,时间匆匆,十余年间,有人飞黄腾达,有人则落魄至极,甚至化为白骨。尽管如此,诗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不辜负圣贤之道,认为无需追求虚名,画影凌烟阁。
最后,诗人与友人在浔阳城头相逢,共同观望着夜晚的涨潮。他们回忆起过去的战争岁月,心中充满悲痛。直到现在,战场上仍无绿草,冤魂仍在哭泣。诗人借酒祭奠,表达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哀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历史沧桑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