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骨窴颜山,流血疏勒水
出处:《览古诗十首》
明 · 张元凯
汉家击匈奴,调发不停轨。
战骨窴颜山,流血疏勒水。
度幕愁单于,奏凯喜天子。
茅土锡有功,丹书曜连玺。
独惜飞将军,无能建尺咫。
白首失期会,塞下饮恨死。
遗腹有门风,吁嗟輮戎垒。
军败鼓不鸣,空拳何能耳。
期展曹柯盟,竟作莫敖祀。
彼苍良不仁,祖孙厄如此。
战骨窴颜山,流血疏勒水。
度幕愁单于,奏凯喜天子。
茅土锡有功,丹书曜连玺。
独惜飞将军,无能建尺咫。
白首失期会,塞下饮恨死。
遗腹有门风,吁嗟輮戎垒。
军败鼓不鸣,空拳何能耳。
期展曹柯盟,竟作莫敖祀。
彼苍良不仁,祖孙厄如此。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览古诗十首(其八)》以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为背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悲剧。诗中描述了军队频繁调动,士兵们在颜山战死,鲜血染红了疏勒河水,表达了对英勇作战的赞扬。然而,对于飞将军李广这样的将领,尽管有功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封赏,最终因年老失机而死在边塞,令人惋惜。
诗中提到的“茅土锡有功”和“丹书曜连玺”象征着对有功之臣的封赏,而“独惜飞将军,无能建尺咫”则表达了对李广命运的感慨。诗人感叹他的壮志未酬,只能在“塞下饮恨死”,留下遗腹子继承门风,但结局却是“军败鼓不鸣”,暗示了战争的失败和英雄的无奈。
最后,诗人借“期展曹柯盟,竟作莫敖祀”表达了对和平盟约未能实现的遗憾,以及对祖先和后代陷入不幸的哀叹:“彼苍良不仁,祖孙厄如此。”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悲壮,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