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朋偶在钱塘浒,耻庵伯也蒙庵父
出处:《送刑部主事陈德英赴任南都》
明 · 张吉
忆曾首事陈耻庵,玄霜绀雪咀寒甘。
继事蒙庵在南国,歜根九节席微酣。
我非二老几乾没,业使凡躯有仙骨。
用师绝利枉劳形,却笑阴符为长物。
每依海月望三山,宛在虚无缥缈间。
或骑黄鹤去不返,或拥衾枕相幽潺。
得朋偶在钱塘浒,耻庵伯也蒙庵父。
吴歈楚舞避清欢,笑煮龙团擘麟脯。
醒心知味怜绝少,枕籍糟床纷莫数。
手握灵龟入省初,刺天羽翮看轩舞。
继事蒙庵在南国,歜根九节席微酣。
我非二老几乾没,业使凡躯有仙骨。
用师绝利枉劳形,却笑阴符为长物。
每依海月望三山,宛在虚无缥缈间。
或骑黄鹤去不返,或拥衾枕相幽潺。
得朋偶在钱塘浒,耻庵伯也蒙庵父。
吴歈楚舞避清欢,笑煮龙团擘麟脯。
醒心知味怜绝少,枕籍糟床纷莫数。
手握灵龟入省初,刺天羽翮看轩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吉送别友人陈德英前往南都任职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祝福。首联“忆曾首事陈耻庵,玄霜绀雪咀寒甘”回忆起与陈德英共事的时光,如同品尝冬日里的甘美之物,充满了温馨的友情。接着,“继事蒙庵在南国,歜根九节席微酣”描述了陈德英在南方继续事业的情景,暗示他将有所作为。
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像陈德英那样有所成就,“我非二老几乾没,业使凡躯有仙骨”,暗指陈德英有超凡的才能和坚韧的品格。接下来,诗人以“用师绝利枉劳形,却笑阴符为长物”表达对陈德英才智的赞赏,认为他的智慧超越常人,不必过于追求世俗利益。
诗中“每依海月望三山,宛在虚无缥缈间”描绘出对远方的想象,祝愿陈德英的仕途如仙人般逍遥。“或骑黄鹤去不返,或拥衾枕相幽潺”则寓言友人此行可能一帆风顺,也可能有闲暇享受生活。在杭州的钱塘江畔,诗人与陈德英把酒言欢,共享清欢。
最后,“醒心知味怜绝少,枕籍糟床纷莫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陈德英任职后生活的期待。而“手握灵龟入省初,刺天羽翮看轩舞”则以神话意象,祝愿陈德英才情得以施展,仕途顺畅,如同展翅高飞。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