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无避处,而况野塘滨
出处:《再观十里塘捕鱼有叹》
宋 · 杨万里
渔者都星散,那知不是真。
忽然重举网,何许有逃鳞。
暗漉泥中玉,光跳日下银。
江湖无避处,而况野塘滨。
忽然重举网,何许有逃鳞。
暗漉泥中玉,光跳日下银。
江湖无避处,而况野塘滨。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捕鱼图景,通过渔人的劳作和自然景物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真实性的思考。
“渔者都星散,那知不是真。”开篇便以渔人的活动为切入点,“星散”形容渔人们分散在江湖之中,而“那知不是真”则是诗人发出的感慨,似乎在质疑生活中的真与假。
“忽然重举网,何许有逃鳞。”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渔者突然重新抛掷鱼网的场景,“何许有逃鳞”则表达了对那些试图逃脱命运的生物或事物的同情和无奈。
“暗漉泥中玉,光跳日下银。”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示了捕鱼时的生动画面。一方面是“暗漉泥中玉”,暗示着在看似平凡的河泥之下,可能隐藏着珍贵的宝物;另一方面,“光跳日下银”则描绘出水面上闪耀的银光,象征着鱼儿跃动的生机。
“江湖无避处,而况野塘滨。”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没有藏身之地的无奈感。江湖本应是自由自在的地方,但即便是在这开阔的自然中,也难寻到真正的避风港湾,何况是那些狭小的野塘边。
整首诗通过渔人捕鱼这一普通景象,引出了对真实与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的哲理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