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石云边睡一场,藓花泉洞碧松香
出处:《暑夕三首 其二》
宋 · 王镃
枕石云边睡一场,藓花泉洞碧松香。
朱门正役风车苦,不识山中有此凉。
朱门正役风车苦,不识山中有此凉。
注释
枕石:靠着石头。云边:山崖边。
睡一场:小憩一会儿。
藓花:长满苔藓的花朵。
泉洞:泉水环绕的洞穴。
碧松香:碧绿松树散发的香气。
朱门:富贵人家。
正役:正在忙碌。
风车:指农田里的风车(可能暗示劳作)。
苦:辛苦。
不识:不知道。
山中:山里。
此凉:这样的清凉。
翻译
枕着山石在云边小憩,享受一场清凉的梦境。苔藓和泉水洞穴中弥漫着碧绿松树的香气。
鉴赏
诗人以“枕石云边睡一场,藓花泉洞碧松香”开篇,营造出一种山中清凉宁静的氛围。这里的“枕石”指的是在岩石旁边休息,“藓花”则是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苔藓,它们常伴随着泉水和碧绿的松树,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种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
“朱门正役风车苦”一句,则是对与山中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人间繁华生活的一种描绘。“朱门”通常指的是富贵人家的门槛,这里暗示了都市中的喧嚣和劳累。诗人通过“风车苦”的形象,传达出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的辛酸和疲惫。
最后,“不识山中有此凉”一句,表明诗人对于山中清凉世界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一种逃离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这句话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在强调山中的自然环境与都市生活之间的对比和冲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向往。同时,它也启示读者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之外,还有另一种简单而纯净的生存方式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