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出处:《题望苑驿》
唐 · 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弱柳:形容柳树柔弱。千条:形容柳树繁多。
杏一枝:一枝杏花。
半含春雨:花瓣上挂着春雨。
半垂丝:柳丝低垂。
景阳:古代宫殿名。
寒井:深冷的井。
人难到:人难以到达。
长乐:宫殿名。
晨钟:清晨的钟声。
花影:花的倒影。
博望:地名,与下文相思树相关联。
树名:指相思树。
号相思:被命名为相思树。
十二楼:可能指代宫殿或高处。
月:月亮。
西陵:陵墓区,这里可能暗指某位逝去的人物。
盛姬:可能指代某位美女,但因历史背景不明,具体身份不确定。
翻译
柔弱的柳树千条万缕,只有一株杏花独自开放,半含着春雨,半垂着丝瓣。景阳宫中的寒井深邃难及,长乐宫的晨钟声只有鸟儿能感知。
花影一直延伸到博望坡,这棵树因此得名相思树。
那明亮的月光清晰照在十二楼前,却并未照亮西陵的盛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首句“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以柔弱的柳树和孤独的杏花作为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期待。柳树千丝乱挚,而那杏花却独立自强,但也被春雨所沾湿,似乎在等待着某种东西。
接下来的“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则描绘了一种遥远与隔绝的氛围。景阳之地寒冷且人迹罕至,只有清晨的钟声和自在的鸟鸣似乎能够穿越这份寂寞,传递着诗人的孤独感受。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中,诗人通过花影与树名,将自己的思念寄托于自然之物。博望即古代的一处地名,而这里的花影似乎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情感的纽带。而那被命名的树木,也成为了诗人相思之心的象征。
最后两句“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则以更为抽象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十二楼前的月亮清晰可见,却不去照耀远方的西陵和那位美丽的盛姬。这是一种对遥远之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是对现实无奈的隐喻。
温庭筠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笔触,在这首诗中构建了一片充满个人情感色彩的意境,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隔绝中的思念,以及在寂寞中寻求慰藉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