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茗清谈聊自遣,入林把臂问何时
出处:《登同泰寺秋朴有诗颇佳依韵酬之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笑我顽疏百不宜,笼纱耻博俗僧知。
阴晴画意鸡鸣寺,三两人家麂眼篱。
试茗清谈聊自遣,入林把臂问何时。
迢迢诗梦湖亭月,辜负梅花又到期。
阴晴画意鸡鸣寺,三两人家麂眼篱。
试茗清谈聊自遣,入林把臂问何时。
迢迢诗梦湖亭月,辜负梅花又到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首句“笑我顽疏百不宜”,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性格的自我调侃,认为自己的固执和不随波逐流的性格在某些场合并不适宜,这种自嘲中蕴含着对个性坚守的坚持。
“笼纱耻博俗僧知”一句,表达了诗人不愿为了迎合世俗的眼光而改变自己的内心追求,宁愿保持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即使这种选择可能会让一些人不解或误解。
“阴晴画意鸡鸣寺,三两人家麂眼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鸡鸣寺在阴晴变化中展现出不同的美感,几户人家围绕着用麂眼篱围起的小院,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
“试茗清谈聊自遣,入林把臂问何时”则展现了诗人通过品茶、闲谈来消磨时光,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体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迢迢诗梦湖亭月,辜负梅花又到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即使错过了梅花盛开的时节,也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遇,将这份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永恒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