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遍千人谁得将,主人比德端且方
出处:《和关子东铁尺歌》
宋 · 王之望
先生平生无俗嗜,博取珍奇自娱戏。
案间双尺本蛟龙,怪底雄雌俱出地。
含精古铁色沈沈,质白玉兮价黄金。
有时风雨暗堂室,直恐雷电相搜寻。
净业知君专笔砚,白首残编天眼见。
一朝出此瑞文房,神物化成非锻鍊。
阅遍千人谁得将,主人比德端且方。
永供黄卷镇边幅,明窗净几生辉光。
先生歌成惊杰句,助发铿锵得君故。
何人似与郭代公,宝剑豪篇不须赋。
案间双尺本蛟龙,怪底雄雌俱出地。
含精古铁色沈沈,质白玉兮价黄金。
有时风雨暗堂室,直恐雷电相搜寻。
净业知君专笔砚,白首残编天眼见。
一朝出此瑞文房,神物化成非锻鍊。
阅遍千人谁得将,主人比德端且方。
永供黄卷镇边幅,明窗净几生辉光。
先生歌成惊杰句,助发铿锵得君故。
何人似与郭代公,宝剑豪篇不须赋。
注释
俗嗜:平凡的爱好。珍奇:珍贵奇异的物品。
蛟龙:比喻画卷的生动。
雄雌:这里指画卷中的主题。
含精:蕴含精华。
白首:形容年老。
瑞文房:吉祥的书房。
锻鍊:人工制作。
镇边幅:保护书籍。
郭代公:可能指某位有才华的人。
翻译
先生一生没有凡俗爱好,广泛搜集珍贵奇物以自寻乐趣。书桌上的两尺画卷犹如蛟龙,为何雌雄同现于这世间。
古老的铁色深沉内蕴精华,质地如玉价值胜过黄金。
有时风雨笼罩书房,我担心雷电会来寻找这珍品。
深知你专注于书法,白头穷经如天眼洞察一切。
一日这祥瑞之文房出现,神妙之作非人力所能炼成。
千人之中谁能拥有,主人品德正直且方正。
它永远守护着书籍的边缘,明亮的窗户和洁净的书桌增添光彩。
先生吟唱出惊人佳句,你的鼓励使诗篇更显铿锵。
有谁比得上郭代公,无需再赋宝剑豪情的篇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学之士的书房景象,主人对珍奇异宝有着独特的品味和收藏。诗中的“双尺本蛟龙”、“怪底雄雌俱出地”形象鲜明,展示了主人对于古玩艺术作品的热爱和鉴赏能力。“含精古铁色沈沈,质白玉兮价黄金”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这些收藏品的珍贵与价值。
诗人在“有时风雨暗堂室,直恐雷电相搜寻”中描写了书房偶尔被风雨笼罩,甚至担忧雷电可能损害到这些宝物。紧接着,“净业知君专笔砚,白首残编天眼见”表达了主人对文墨的洁癖,以及对待这些珍贵物品如同对待生命一样的态度。
“一朝出此瑞文房,神物化成非锻鍊”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书房中藏书和文房之美的赞叹,似乎这些收藏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珍贵,而达到了某种精神层面的价值。接着,“阅遍千人谁得将,主人比德端且方”表明了在众多人中,只有主人能够真正领悟和掌控这些神秘之物。
“永供黄卷镇边幅,明窗净几生辉光”则是对书房环境的进一步描绘,黄卷和清净的桌案营造出一种安静而典雅的氛围。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赞美主人之歌能够惊起杰出的文句,并且与古代文学大家郭茂倩相提并论,显示了对主人的极高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和收藏品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主人品德和文化素养的高度赞扬,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