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东閤开今日,尚有南山似旧时
出处:《长安春日书事》
宋 · 魏野
长安春色自依依,大命移应地不知。
蔓草已迷双凤阙,千花犹照九龙池。
岂无东閤开今日,尚有南山似旧时。
一月悠悠游不足,青门欲出步迟迟。
蔓草已迷双凤阙,千花犹照九龙池。
岂无东閤开今日,尚有南山似旧时。
一月悠悠游不足,青门欲出步迟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长安春日书事》是魏野所作,描绘了长安春天的景象。首句“长安春色自依依”,以拟人手法写出春天的柔情万种,仿佛在低语中展现生机。次句“大命移应地不知”,暗指人事变迁,即使大地未觉,京城格局已有所改变。
“蔓草已迷双凤阙”描绘了蔓草丛生,昔日皇家宫殿的凤阙已被遮掩,显现出一种荒芜与历史的沧桑感。而“千花犹照九龙池”则以鲜艳的花朵反衬出宫殿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接着感慨,“岂无东閤开今日,尚有南山似旧时”,暗示虽然朝堂格局有所变化,但南山依旧如故,象征着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观。最后一句“一月悠悠游不足,青门欲出步迟迟”,表达了诗人对长安春光的留恋,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叹,步履缓慢,似乎在回味和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长安春景的描绘,寓言了历史的流转和个人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