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相君览古慨前事,追美子美真诗流全文

相君览古慨前事,追美子美真诗流

宋 · 宋祁
唐家六叶太平罢,宫艳醉骨恬无忧。
阿荦诟天翠华出,模糊战血腥九州。
乾疮坤痍四海破,白日杀气寒飕飗。
少陵背贼走行在,采梠拾橡填饥喉。
眼前乱离不忍见,作诗感慨陈大猷。
北征之篇辞最切,读者心陨如摧辀。
莫肯念乱小雅怨,自然流涕袁安愁。
才高位下言不入,愤气郁屈蟠长虬。
今日奔亡匪天作,向来颠倒皆庙谋。
忠骸佞骨相撑拄,一燎同烬悲昆丘。
相君览古慨前事,追美子美真诗流
前王不见后王见,愿以此语贻千秋。

拼音版原文

tángjiāliùtàipínggōngyànzuìtiányōu

āqiāngòutiāncuìhuáchūzhànxuèxīngjiǔzhōu

qiánchuāngkūnhǎibáishāhánsōuliú

shǎolíngbèizéizǒuxíngzàicǎishíxiàngtiánhóu

yǎnqiánluànrěnjiànzuòshīgǎnkǎichényóu

běizhēngzhīpiānzuìqièzhěxīnyǔncuīzhōu

kěnniànluànxiǎoyuànránliúyuánānchóu

cáigāowèixiàyánfènpánchángqiú

jīnbēnwángfěitiānzuòxiàngláidiāndǎojiēmiàomóu

zhōngháinìngxiāngchēngzhǔliáotóngjìnbēikūnqiū

xiāngjūnlǎnkǎiqiánshìzhuīměiměizhēnshīliú

qiánwángjiànhòuwángjiànyuànqiānqiū

注释

太平:盛世和平。
宫艳:宫廷的繁华。
翠华:天子的仪仗。
模糊:混乱不清。
乾疮坤痍:天地疮痍,形容战乱后的景象。
摧辀:比喻心碎或崩溃。
小雅:指《诗经》中的《小雅》篇,常用来象征忧国忧民的情感。
袁安愁:袁安因雪中贫困而忧虑,此处借指深沉的忧患意识。
蟠长虬:形容愤怒情绪纠结如盘龙。
庙谋:朝廷的决策。
昆丘:古代神话中的山名,此处象征国家或民族。
子美:杜甫字子美。
贻:遗留,赠予。

翻译

唐朝盛世结束,宫廷繁华不再,醉生梦死无人忧虑。
贵族阿荦指责天子出行,战争混乱,鲜血染遍九州大地。
天地疮痍,四海破碎,白日里弥漫着杀伐之气,寒冷刺骨。
杜甫逃离贼乱之地,沿途采集野果充饥,心中满是忧虑。
眼见世间动荡,他不忍目睹,写下诗歌表达深深感慨。
他的《北征》诗文尤为深切,触动读者内心,如同车轮断裂般痛苦。
人们不愿忆起乱世中的哀怨,像袁安那样独自悲伤。
才华横溢却地位低下,言论被压制,愤怒之情郁结如盘龙。
今日的逃亡并非天意,而是朝廷决策失误导致。
忠臣与奸佞共存,最终一同毁灭,令人悲痛。
宰相感叹历史,追慕杜甫的诗歌精神。
过去的君王无法见到未来的,希望这些话语流传千秋万代。

鉴赏

诗人通过描绘唐家六叶的太平景象,反衬出战乱带来的荒凉与痛苦。"宫艳醉骨恬无忧"一句,表现了统治阶级在战争中依然享乐无忧,而"阿荦诟天翠华出"则暗示着战争的硝烟和动乱。在"模糊战血腥九州"中,诗人强烈地抒发了对战乱的憎恶之情。

接下来的"乾疮坤痍四海破,白日杀气寒飕飗"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寒冷的气氛。"少陵背贼走行在,采梠拾橡填饥喉"则是对战乱中人民苦难生活的一种刻画。

诗人通过"眼前乱离不忍见,作诗感慨陈大猷"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景象的深切感慨和悲哀。"北征之篇辞最切,读者心陨如摧辀"则是对杜甫《北征》一诗的高度评价,认为其言辞之切中肯,可以撞击人心。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乱世小雅的不满,以及才高而不得志的愤懑。"忠骸佞骨相撑拄,一燎同烬悲昆丘"则是对忠良与奸佞相互倾轧、国家将要崩溃的深切忧虑。

最后,诗人通过"相君览古慨前事,追美子美真诗流"呼吁人们反思历史,追忆美好的过去,并赞扬杜甫的诗歌流传千古。"前王不见后王见,愿以此语贻千秋"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太平与战乱,抒发了诗人对于战争毁灭性的深刻批判,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才华不能得到施展的悲哀,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