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
出处:《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
唐 · 张籍
皎皎仙家鹤,远留闲宅中。
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
丞相西园好,池塘野水通。
欲将来放此,赏望与宾同。
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
丞相西园好,池塘野水通。
欲将来放此,赏望与宾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皎皎:明亮的样子。仙家:指仙人或仙境。
鹤:长颈鹭,象征高洁。
闲宅:宁静的住所。
徘徊:来回走动。
幽树:幽深的树木。
嘹唳:鹤鸣声。
小亭:小型凉亭。
丞相:古代官职,此处可能指主人。
西园:私家园林。
池塘:水池。
野水:自然的流水。
欲将:打算。
放此:让它自由。
赏望:观赏欣赏。
宾同:与宾客共享。
翻译
明亮如仙的白鹤,长久地留在静谧的宅院。在幽深的树下月光中徘徊,在小亭的微风中发出清鸣。
丞相的西园景色优美,池塘与野外的水流相通。
我打算将它放飞,与宾客一同欣赏这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开篇"皎皎仙家鹤,远留闲宅中"两句,通过对仙鹤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高洁、自由生活的向往。"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徘徊于幽静的树下,聆听月光和微风中的鹤鸣声,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
接着,"丞相西园好,池塘野水通"两句,通过对丞相西园的赞美,以及对园中池塘与自然野水相连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最后,"欲将来放此,赏望与宾同"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种生活状态持续下去,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灵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