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官罢,岳石看成碑
出处:《寄郑县李侍御》
唐 · 黄滔
古县新烟火,东西入客诗。
静长如假日,贫更甚闲时。
僧借松萝住,人将雨雪期。
三年一官罢,岳石看成碑。
静长如假日,贫更甚闲时。
僧借松萝住,人将雨雪期。
三年一官罢,岳石看成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古县:古代的县城。新烟火:新建的烟火气。
东西:东西方向。
客诗:游子的诗歌。
静长:宁静而漫长。
假日:假期。
贫:贫困。
闲时:闲暇的时候。
僧借:僧人借住。
松萝:松树和藤萝。
人将:人们期待。
雨雪期:雨雪的季节。
三年一官罢:每三年任期结束。
岳石:山石。
成碑:成为碑文。
翻译
古老的县城新添了烟火气,东西方向的景象吸引着游子的诗篇。宁静漫长得如同假期,贫困的生活比闲暇时更加艰难。
僧人借住于松萝环绕的住所,人们期待着雨雪的到来。
每三年任期结束一次,官员离去后,山石上刻下的事迹将成为碑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名为《寄郑县李侍御》。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怀念和友情的诗歌。
"古县新烟火,东西入客诗。"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古老县城在春天的景象,新燃起的炊烟与诗意交织,东一处西一处都有游子的足迹流连。这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怀旧情感。
"静长如假日,贫更甚闲时。"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静谧悠长的日子仿佛是假借来的,而诗人的贫困和清閒的生活状态,更增添了一份超然物外的情怀。
"僧借松萝住,人将雨雪期。" 这两句描写了僧侣寄居于松林之下,而人们则期待着雨雪的到来。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僧与人的境遇,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三年一官罢,岳石看成碑。" 最后两句则写到了时间流转和功名的无常。一位官员在三年之后离职,山石上刻下了他的名字,就像是在诉说着一种历史的沉淀与个人命运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世间功名的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