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动禾黍,败叶堕梧楸
出处:《秋窗夜课风雨鸣檐百端交集凄然成咏》
清 · 吴茝
西风动禾黍,败叶堕梧楸。
空寄蜉蝣世,难寻麟凤洲。
烦忧伤拥树,多难怕登楼。
怅恍重泉杳,孤魂何处求。
空寄蜉蝣世,难寻麟凤洲。
烦忧伤拥树,多难怕登楼。
怅恍重泉杳,孤魂何处求。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茝的《秋窗夜课风雨鸣檐百端交集凄然成咏(其三)》描绘了秋风中自然景象与内心情绪的交融。首句“西风动禾黍”以西风摇曳稻谷和枯黄的叶子,展现了秋日的萧瑟与凋零,暗示时光流逝。次句“败叶堕梧楸”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画面,落叶飘零,梧桐与楸树显得孤独无依。
诗人将自己的境遇比作“空寄蜉蝣世”,借渺小的蜉蝣寓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迷茫。“难寻麟凤洲”则暗示了理想中的美好之地难以追寻,流露出对理想失落的感慨。
“烦忧伤拥树,多难怕登楼”直抒胸臆,忧虑与艰难的情绪如同环绕在身边,使得登高望远都成为畏途。最后两句“怅恍重泉杳,孤魂何处求”以深远的地下幽泉象征未知的未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彷徨与孤独,不知所措地寻求答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景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深沉哀愁和对未来的迷茫,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