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行间才数点,砚旁堆叶散不捡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二月八日天晴晻,故人特地停舟舰。
相约菩提树下行,吁嗟霜雪枝条斩。
千秋古迹罕复存,石幢宝历犹唐錾。
南公为我开一轴,先朝赐物珍如琰。
对之不觉形神敛,胡僧端坐当轩槛。
低首写经不见颔,目睛注视光犹焰。
鼻尖下垂唇欲掩,大笔如椽指端揽。
贝叶行间才数点,砚旁堆叶散不捡。
童子侍侧出半脸,倚柱静观如未厌。
老猿休心寂百感,阶前假寐坐不敢。
拥彗而立毛髧髧,长衣被体色黤黯。
足爪着地纤如剡,绢素云生朝惨澹。
款识年深失姓名,葆藏幸且无尘玷。
图形正面古所难,况兼蹙缩加饶减。
相传画手是贯休,不是高流无此胆。
君不见羲皇一画直至今,文章日日趋奇险。
相约菩提树下行,吁嗟霜雪枝条斩。
千秋古迹罕复存,石幢宝历犹唐錾。
南公为我开一轴,先朝赐物珍如琰。
对之不觉形神敛,胡僧端坐当轩槛。
低首写经不见颔,目睛注视光犹焰。
鼻尖下垂唇欲掩,大笔如椽指端揽。
贝叶行间才数点,砚旁堆叶散不捡。
童子侍侧出半脸,倚柱静观如未厌。
老猿休心寂百感,阶前假寐坐不敢。
拥彗而立毛髧髧,长衣被体色黤黯。
足爪着地纤如剡,绢素云生朝惨澹。
款识年深失姓名,葆藏幸且无尘玷。
图形正面古所难,况兼蹙缩加饶减。
相传画手是贯休,不是高流无此胆。
君不见羲皇一画直至今,文章日日趋奇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与友人一同拜访南公房,观赏唐代僧人贯休所绘罗汉图的情景。诗中不仅详细描述了画作的细节,如画师的技艺、画中人物的姿态、环境的氛围等,还融入了对历史和艺术的感慨。
诗的开头“二月八日天晴晻,故人特地停舟舰”,以具体的时间和场景引入,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氛围。接着,“相约菩提树下行”则点明了活动的地点,预示着一场精神之旅的开始。
“吁嗟霜雪枝条斩”一句,通过比喻手法,暗示画中的罗汉形象历经沧桑,但依然坚韧不拔。接下来的“千秋古迹罕复存,石幢宝历犹唐錾”,表达了对古代艺术遗产的珍惜与怀念。
“南公为我开一轴,先朝赐物珍如琰”描绘了画轴的珍贵与庄重,以及画作背后的历史价值。诗人通过“对之不觉形神敛”、“胡僧端坐当轩槛”等描写,展现了画中人物的庄严与静谧,以及观者内心的触动。
“低首写经不见颔,目睛注视光犹焰”、“鼻尖下垂唇欲掩,大笔如椽指端揽”等细节描写,生动再现了画中僧人的专注与虔诚,以及画师精湛的技艺。诗中还通过“贝叶行间才数点,砚旁堆叶散不捡”等描绘,展现了画作的细腻与复杂。
最后,“童子侍侧出半脸,倚柱静观如未厌”、“老猿休心寂百感,阶前假寐坐不敢”等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世界,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静默。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古代艺术的魅力,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艺术传承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