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饷军三十万,至今犹系陕人思
出处:《挽敕总两广军务都御史郴阳朱公》
明 · 陈献章
发疏齿豁瘴天涯,已道头颅事可知。
万里忽闻徵召起,九泉应恨乞归迟。
事方年少常如钝,虑过时人忽似痴。
爱惜饷军三十万,至今犹系陕人思。
万里忽闻徵召起,九泉应恨乞归迟。
事方年少常如钝,虑过时人忽似痴。
爱惜饷军三十万,至今犹系陕人思。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挽敕总两广军务都御史郴阳朱公(其二)》描绘了一位年迈却依然心系国家的官员形象。首句“发疏齿豁瘴天涯”通过描绘朱公的外貌特征,暗示了他的年龄和经历,以及他在边疆艰苦环境中的生活。次句“已道头颅事可知”表达了朱公对自己一生为国事操劳的理解,认为自己的智慧和贡献已经为人所知。
“万里忽闻徵召起”转而写到朱公接到朝廷征召,尽管身处远方,他还是迅速响应,显示出对国家的忠诚。然而,“九泉应恨乞归迟”则表达了对朱公未能及时归乡的遗憾,暗示了他对家庭和个人安逸的渴望。
“事方年少常如钝,虑过时人忽似痴”这两句通过对比,赞扬了朱公年轻时的勤勉和老年的深思熟虑,即使在老年仍保持痴心于国事的态度。最后,“爱惜饷军三十万,至今犹系陕人思”以具体的数字和地方名,强调了朱公对军队的慷慨资助及其深远影响,陕地的人们至今仍怀念他的恩德。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朱公的一生奉献,既有对其个人品质的刻画,也有对他的功绩的肯定,情感真挚,富有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