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何人修炼到,丹馀流入此芳根
出处:《连山王开诗试子午花四首 其四》
宋 · 陈著
低垂不足畏炎氛,自是居高避俗喧。
五瓣圆黏猩血重,数丝牢缀蜡心存。
雅持本色明清昼,肯驻残妆媚黑昏。
林下何人修炼到,丹馀流入此芳根。
五瓣圆黏猩血重,数丝牢缀蜡心存。
雅持本色明清昼,肯驻残妆媚黑昏。
林下何人修炼到,丹馀流入此芳根。
注释
低垂:形容物体向下垂挂。炎氛:炎热的气氛。
俗喧:世俗的喧嚣。
五瓣圆黏:五个花瓣圆形且粘稠。
猩血重:深红如猩血的颜色。
蜡心:蜡质的花蕊。
雅持:优雅保持。
明清昼:白天清亮时分。
媚黑昏:在黑夜中媚态。
修炼:修炼达到某种境地。
丹馀:炼丹后剩余的精华。
芳根:芳香的根部。
翻译
低垂的姿态不足以畏惧炎热,它自然选择高处以避开世俗的喧嚣。花瓣呈五角形,沾染着深沉的猩红色,分量沉重;几缕丝线紧紧地系在蜡质的中心。
在白天清亮的时光里,它保持着原本的高雅色泽,不肯在黑夜中为了媚态而停留。
树林深处有谁修炼到了这般境界,炼丹剩下的精华流入了这芬芳的根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植物景象,诗人陈著以连山王开诗的形式,通过对子午花的细致描绘,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品质。首句“低垂不足畏炎氛”,写子午花虽低垂但不畏惧炎热,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次句“自是居高避俗喧”则暗示了花儿选择在高处生长,以保持清静,远离尘世的喧嚣。
接下来,“五瓣圆黏猩血重,数丝牢缀蜡心存”两句,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子午花的花瓣饱满而鲜艳,仿佛沾染了猩红的色彩,中心部分坚韧如蜡,紧紧相连。这两句突显了花的美丽和内在的坚韧。
“雅持本色明清昼,肯驻残妆媚黑昏”进一步赞美了子午花在白天保持清新素雅的姿态,即使到了傍晚也不改其容颜,展现出一种不随世俗变迁的高洁之美。
最后,“林下何人修炼到,丹馀流入此芳根”表达了诗人对子午花的敬仰之情,认为这种花仿佛是有人修炼得来的仙品,其精华融入了花的根部,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精神的传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子午花的外在形态,又传达了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刻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