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饶走遍一百一十城,参见五十三善知识,功超十地三乘,位等释迦弥勒
出处:《偈颂六十七首 其六十三》
宋 · 释原妙
今朝八月一,行脚禅和出。
不识自家珍,却向途中觅。
直饶走遍一百一十城,参见五十三善知识,功超十地三乘,位等释迦弥勒。
若还来到西峰,未免一棒打折你驴脊。
不识自家珍,却向途中觅。
直饶走遍一百一十城,参见五十三善知识,功超十地三乘,位等释迦弥勒。
若还来到西峰,未免一棒打折你驴脊。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的求道之路。首句“今朝八月一,行脚禅和出”描绘了僧人于初秋时节踏上云游求法的旅程,"行脚"象征着僧侣的游历与修行生活。
接下来的诗句“不识自家珍,却向途中觅”揭示了修行者在寻找真理时的迷茫,他们往往忽视内心宝藏,而向外寻求答案。“直饶走遍一百一十城,参见五十三善知识”强调了修行的艰辛与广度,即使历经众多城市,拜访众多高僧大德,仍然在追寻中。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赞美这种执着,最后一句“若还来到西峰,未免一棒打折你驴脊”则以生动的比喻警示,如果修行者过于追求外在成就,忽视了内在的觉悟,最终可能会被现实的打击所挫败。这句寓言式的表达,寓意着真正的智慧和解脱并非来自外在的积累,而是内心的觉醒。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视角,揭示了修行过程中的内外探索与可能的偏差,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