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道远志所毕,疾驱亦忘疲全文

道远志所毕,疾驱亦忘疲

嗟吾为颛蒙,木朴无所思。
成童始就学,数岁通书诗。
十五尚意气,自待固不卑。
尝为富贵易,有如涂上泥。
苟意欲自进,足至则履之。
二十忽自笑,学乃谋寒饥。
倘富贵是致,其亦垄断为。
虽曰为学难,我易易则宜。
墙篱号障塞,犹可钻隙窥。
岂此圣人道,苦勉不及期。
反覆私自念,已急犹惧迟。
思而或有得,行之固不疑。
跛以见圣贤,不及犹可随。
道远志所毕,疾驱亦忘疲
逮兹五十年,财若穿铜锤。
柄执似可役,持用宁无施。
何意甚困踬,不及庸常儿。
多病骨出露,薄食筋力羸。
鼠饱昼睡穴,鸡飞暮乘埘。
世既鸡鼠俦,宜吾安穷奇。

注释

颛蒙:形容愚昧无知。
木朴:比喻朴实无华。
成童:指少年时期。
涂上泥:比喻富贵易逝。
苟:如果,假使。
谋寒饥:指学问用来应对贫困。
垄断:独占,控制。
鸡鼠俦:比喻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

翻译

感叹我生来愚钝,如同木头朴实无华。
到了少年才开始学习,几年后便能通读诗书。
十五岁时意气风发,自视甚高并不自卑。
曾以为富贵容易得,却像路上的泥巴难以持久。
如果真心求进步,只要努力就能实现。
二十岁时忽然醒悟,学问是为了抵御寒冷饥饿。
若是富贵的目标,那也是要付出努力的。
虽然学习艰难,但我认为只要有决心就适合我。
即使墙壁和篱笆阻挡,也能寻找缝隙窥探真理。
难道圣人的道路,不是苦中作乐才能达到吗?
反复思考,内心焦急但怕太晚。
思考时偶有所得,行动起来毫不怀疑。
即使步履蹒跚,也能追随圣贤的脚步。
追求大道虽遥远,坚定信念就不觉疲惫。
至今五十载,财富积累如铜锤穿孔。
权柄在手看似可以役使,但如何运用才是关键。
没想到会如此困顿,不如平凡人过得自在。
疾病缠身,瘦骨嶙峋,食物稀少,体力衰弱。
老鼠白天饱食后睡在洞穴,鸡儿傍晚飞回窝巢。
世间如同鸡鼠同群,贫穷的生活也应安然接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个人学识与修养的重要性和自我提升的决心。诗中通过自嘲与反思,表达了诗人的成长经历以及对于知识、品德修养的重视。

开篇“嗟吾为颛蒙,木朴无所思”表现出对自己年轻时的无知和愚钝感到慨叹。随后“成童始就学,数岁通书诗”则是对自己从小接受教育、迅速掌握知识的回顾。

“十五尚意气,自待固不卑”表明在十五岁时,诗人已经具有自己的志向和自尊,不愿屈服于他人。接着,“尝为富贵易,有如涂上泥”则是对财富与地位的看破,认为这些东西就像泥土一样,附加在身上而已。

“苟意欲自进,足至则履之”表达了诗人的进取心和行动力,只要有决心,就会不顾一切去实现它。而“二十忽自笑,学乃谋寒饥”则是在年轻时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嘲讽,以及为生计所迫的无奈。

接下来的“倘富贵是致,其亦垄断为”是说,即使财富地位能够达到,也不过是暂时的障碍。紧接着,“虽曰为学难,吾易易则宜”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虽然困难,但自己却认为简单自然。

“墙篱号障塞,犹可钻隙窥”形象地描绘了知识如同被围栏所阻隔,但通过不懈的努力依然可以探索到。然而,“岂此圣人道,苦勉不及期”却表明尽管诗人在追求知识和道德上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仍感到与古代圣人的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反覆私自念,已急犹惧迟”则是对自己内心的反复思考,以及对于时间流逝而感到焦虑。诗人在“思而或有得,行之固不疑”中表达了通过深思熟虑所获得的理解和信念,以及在实践中坚定不移。

“跛以见圣贤,不及犹可随”则是对自己虽然步履蹒跚,但依然能够追随古代圣贤的脚步。紧接着,“道远志所毕,疾驱亦忘疲”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道德和理想的道路尽管遥远,但依旧不顾疲惫地前进。

最后,“逮兹五十年,财若穿铜锤”则是对自己一生中积累财富如同穿过坚硬的金属一般困难的感慨。随后,“柄执似可役,持用宁无施”表达了诗人对于掌握和运用这些积累所得财富时的谨慎态度。

“何意甚困踬,不及庸常儿”则是对自己虽然陷入困境,但依旧不如平凡人家的自我嘲讽。而“多病骨出露,薄食筋力羸”则描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条件的艰难。

“鼠饱昼睡穴,鸡飞暮乘埘”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生活中的贫困景象。最后,“世既鸡鼠俦,宜吾安穷奇”表达了在一个充满挑战和困境的世界中,诗人选择接受并适应这种平凡且贫困的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位追求知识、品德与内心独立的学者形象,他们坚持自己的修养之路,即使在艰难和贫困中也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