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士雅誓江曾击楫,庾公爱月每登楼全文

士雅誓江曾击楫,庾公爱月每登楼

出处:《郁孤台次诸公韵
明 · 江源
宦海频年作远游,故山谁伴菊松幽。
孤云无意还栖石,二水多情亦合流。
士雅誓江曾击楫,庾公爱月每登楼
古人已远休惆怅,啸向斜阳天际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首句“宦海频年作远游”,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多年在官场中奔波、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将官场比作深不可测的大海,形象地表达了仕途的艰辛与不易。

接着,“故山谁伴菊松幽”一句,诗人以“故山”象征心中的宁静与归宿,而“菊松”则代表了高洁与清幽,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陪伴在身边的人或事物的思念之情。

“孤云无意还栖石,二水多情亦合流”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孤云”和“二水”赋予情感,孤云无心停留,却偶然栖息于岩石之上;二水多情,仿佛有意汇合,形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随遇而安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

“士雅誓江曾击楫,庾公爱月每登楼”引用历史典故,士雅(即晋朝的谢安)曾在长江上击楫发誓,表达收复失地的决心;庾公(即东晋的庾亮)则常常登楼赏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抱负与生活情趣的思考。

最后,“古人已远休惆怅,啸向斜阳天际头”一句,诗人劝慰自己不必为过去的事物感到忧伤,应该面向未来,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他选择在夕阳西下的天际长啸,既是释放内心的情感,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