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帘朱毂逢花住,锦幨银珂触雨游
出处:《长安游》
唐 · 于鹄
久卧长安春复秋,五侯长乐客长愁。
绣帘朱毂逢花住,锦幨银珂触雨游。
何处少年吹玉笛,谁家鹦鹉语红楼。
年年只是看他贵,不及南山任白头。
绣帘朱毂逢花住,锦幨银珂触雨游。
何处少年吹玉笛,谁家鹦鹉语红楼。
年年只是看他贵,不及南山任白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久卧:长期居住。长安:古都名,这里代指京城。
五侯:泛指权贵豪门。
长乐:长安的长乐宫,也是快乐的象征。
客:诗人自指,作为客居者。
绣帘:绣有图案的门帘,指华贵的车帘。
朱毂:红色的车轮,代指贵族的车辆。
逢花住:遇花而停车观赏。
锦幨:锦绣的车帘。
银珂:银饰的马鞍,代指装饰华丽的马匹。
触雨游:在雨中行游。
何处:哪里。
少年:年轻人。
玉笛:珍贵的笛子,声音清脆悦耳。
鹦鹉:能学人语的鸟。
红楼:富丽的楼房,常指富贵人家。
年年:每年,年复一年。
只是:仅仅,只。
看他贵:看别人变得尊贵。
不及:比不上。
南山:终南山,这里泛指山,寓意超脱世俗。
任白头:随意让头发变白,指自然老去。
翻译
长久居住在长安,春秋更替度时光,权贵们在长乐宫中常享欢乐,而客居此地的我却总是愁绪满腔。华美的帘幕下红色车轮为赏花而驻足,锦绣车帘、银饰马鞍在雨中悠游。
哪里的少年正在吹奏玉笛,哪家的鹦鹉在红楼中学人言语声腔。
年复一年目睹他人显赫腾达,自己却比不上南山上的草木,能自在地让白发滋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长安(今西安)春秋之际的生活感受和内心情愫。"久卧长安春复秋"表明诗人长期居住在繁华的都城,亲历四季更迭,但似乎对这样的日子感到有些厌倦。"五侯长乐客长愁"则透露出一种身为宾客,虽然享受着豪门的宴饮之乐,却也伴随着深深的忧愁。
接下来的两句"绣帘朱毂逢花住,锦幨银珂触雨游",通过细腻的物象描写,如精美的绣帘、华丽的马车(朱毂)和高贵的服饰装饰(锦幨银珂),展现了诗人对当时宫廷生活或上层社会奢侈享乐场景的观察,同时也暗示着内心的某种隔绝感。
"何处少年吹玉笛,谁家鹦鹉语红楼"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某个地方,有一位年轻人吹奏着玉制的笛子,而另一座高大华丽的建筑中,有鹦鹉(一种颜色鲜艳的鸟类)在说话,整个场景显得既美好又遥远。诗人似乎对这样的生活情境感到好奇和向往。
最后两句"年年只是看他贵,不及南山任白头"表达了诗人的某种感慨:每年都只能远观那些显赫的贵族豪门,而自己则选择了隐逸于世,甘愿在不为人知的南山之下,让自己的白发随风飘散。这里有对权贵生活的淡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超脱尘俗的一种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绘制,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怀:既有对繁华都市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功名的淡漠,以及内心深处对于超脱和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