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问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全文

人问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

出处:《次韵僧潜见赠
宋 · 苏轼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
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
人问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
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
今年偶出为求法,欲与慧剑加砻硎。
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剪儿童惊。
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
秋风吹梦过淮水,想见橘柚垂空庭。
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星。
彭城老守何足顾,枣林桑野相邀迎。
千山不惮荒店远,两脚欲趁飞猱轻。
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
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空阶夜雨自清绝,谁使掩抑啼孤茕。
我欲仙山掇瑶草,倾筐坐叹何时盈。
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
乞取摩尼照浊水,共看落月金盆倾。

拼音版原文

dàorénxiōngzhōngshuǐjìngqīngwànxiàngmiètáoxíng

zhǒngqiūyàobànsāoréncānluòyīng

rénjiānchùyǒunánběifēnfēn鸿hóngyàncéngmíng

ménzuòxuéchántóushàngsuìyuèkōngzhēngróng

jīnniánǒuchūwèiqiúhuìjiànjiālóngxíng

yúnxīnshānshuǐchūshuāngjiǎnértóngjīng

gōnghóushízhīshìqīngchéng

qiūfēngchuīmèngguòhuáishuǐxiǎngjiànyòuchuíkōngtíng

rénzàitiānjiǎoxiāngwàngluòluòchénxīng

péngchénglǎoshǒuzǎolínsāngxiāngyāoyíng

qiānshāndànhuāngdiànyuǎnliǎngjiǎochènfēináoqīng

duōshēngjìnshàngyǒuwǎnzhuǎnshīrénqíng

yuányínběnzhīxiàyǒuxíngrénxíng

kōngjiēqīngjuéshuí使shǐyǎnqióng

xiānshānduōyáocǎoqīngkuāngzuòtànshíyíng

簿shūbiānzhòutiánwěizhǔmíngshāoxiāozhēng

zhàozhuóshuǐgòngkànluòyuèjīnpénqīng

注释

水镜:形容心地清明如镜。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骚人:指诗人。
餐落英:以花为食。
冥:迷失。
禅榻:禅修者的床榻。
峥嵘:形容岁月流逝迅速。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簿书:官府文书。
鞭扑:官吏执行公务的工具。
摩尼:佛教中的宝珠,象征智慧。

翻译

道士心中明镜般清澈,万物兴衰都无所遁形。
独自在古寺种植秋菊,只为陪伴诗人品尝落花。
有人问哪里有南北之分,纷飞的大雁从未迷失方向。
闭门静坐禅榻上,时光匆匆岁月峥嵘。
今年偶然外出求法,想用智慧之剑磨砺自己。
云布僧衣洗净后山水之色更显,白须未剪引得孩童惊奇。
公侯贵族想要认识我却不得,深知权势无法使人倾倒。
秋风吹过淮水,想象橘柚挂满空庭。
旧友各自在天地的一角,遥望如同晨星稀疏。
彭城老守不足挂怀,枣林桑野间热情相迎。
不怕山路遥远荒店,只想脚步轻快如飞猱。
世事繁复的话语磨不尽,诗人的婉转情感依然存在。
猿猴鹤鸣并无心机,却不知行人正行于下。
空阶夜雨格外清冷,谁让孤独者悲泣。
我想去仙山采瑶草,却只能坐叹篮中何时满盈。
白天文书堆积如山,夜晚煮茶煮栗更适合。
祈求明亮的摩尼珠照亮浑浊,共赏落月如金盆倾泻。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深具禅意和哲理的作品,诗人以道人的境界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与淡泊。开头“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两句,描绘了道人心如明镜,能够洞察万物,无所遁形,显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的“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表明诗人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与自然和古典文学相伴,以此来净化心灵。这里的“秋菊”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而“餐落英”则是对古代骚人(指屈原等人的诗)的向往,通过食用这些文学作品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

至于“人问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两句,则是在表达对于世间是非、南北之分以及人们对此种种猜测与追寻,诗人却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如同那些飞鸟一样,不为所动。

“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则是描写诗人闭关修炼,一心向内,体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无动于衷的豁达。紧接着的“我今年偶出为求法,欲与慧剑加砻硎”,表明诗人虽然偶尔走出禅室,但也是为了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与智慧的剑锋相结合,以达到一种灵魂的净化。

“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剪儿童惊”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界和人生的变化,来强调诗人的超脱与淡泊。这里的“云衲”指的是山中清泉,“新磨”则是指经常修炼以保持锋利的智慧;而“霜髭不剪儿童惊”,则是在形容诗人虽然年迈,但仍旧保持着一种孩童般的纯真和自然。

至于“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两句,则是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俗权贵的看破与超越,即便是那些地位显赫的人物,也无法真正认识诗人的精神世界。这里的“倚市无倾城”,则是在比喻诗人即使置身于繁华都市之中,也不会被其所动。

接下来的“秋风吹梦过淮水,想见橘柚垂空庭”两句,是对诗人的故乡和亲情的一种怀念。这里的“秋风”、“淮水”以及“橘柚”,都是对家乡自然景观的描绘,而“垂空庭”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紧接着的“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星”两句,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旧友的思念。这里的“故人”,是指那些已经远去或逝去的朋友,而“各在天一角”,则是在形容他们现在都处于遥远的地方。最后,“相望落落如晨星”则是在描绘那种虽然相隔遥远,但心中仍旧相互思念的情景,如同清晨的星辰一样,闪烁着希望和美好的光芒。

“彭城老守何足顾,枣林桑野相邀迎”两句,是诗人对故土的一种怀旧之情。这里的“彭城”,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而“老守”,则是在形容那些长久居住在此的人们。“枣林桑野”,则是在描绘故乡的自然风光,通过这些景物来表达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至于“千山不惮荒店远,两脚欲趁飞猱轻”两句,则是在表达一种对于探求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这里的“千山”,是指无数的山峰,而“荒店”,则是在形容那些偏僻并已废弃的居所。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强调自己对于修行与悟道的坚持不懈。

接下来的“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两句,是在表达一种对文学创作的情感投入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厚感情。这里的“多生”,是指历经世代,而“绮语”,则是在形容那些华丽而繁复的话语。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强调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至于“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两句,则是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在这里,“猿吟鹤唳”,是指猿的叫声和鹤的鸣声,这些自然界的声音,诗人表示原本没有特别的情感投入,而“不知下有行人行”则是在形容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不觉察。

最后,“空阶夜雨自清绝,谁使掩抑啼孤茕。我欲仙山掇瑶草,倾筐坐叹何时盈”两句,是对一种精神追求和超脱尘世向往的一种表达。在这里的“空阶夜雨”,是形容一种清幽而又宁静的环境,而“自清绝”,则是在强调这种环境本身就具有净化心灵的力量。紧接着的“我欲仙山掇瑶草,倾筐坐叹何时盈”两句,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追求道德修养、达到精神充实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禅悟与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超脱世俗纷争、追求心灵净化的一种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