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波不动听鼍鼓,白雁纷回避羽旌
出处:《雷道夫随侍朝京还见示途中诸诗辄用奉柬》
明 · 杨士奇
帝子趋朝归上国,儒臣随侍历脩程。
渌波不动听鼍鼓,白雁纷回避羽旌。
逦迤关河千嶂出,参差宫阙五云明。
非因此去游观乐,谁识当时赋颂声。
渌波不动听鼍鼓,白雁纷回避羽旌。
逦迤关河千嶂出,参差宫阙五云明。
非因此去游观乐,谁识当时赋颂声。
鉴赏
此诗描绘了帝子归朝的宏大场面与沿途风光。首联“帝子趋朝归上国,儒臣随侍历脩程”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君臣同舟共济,奔赴京城的画面,体现了皇家的威仪与秩序。颔联“渌波不动听鼍鼓,白雁纷回避羽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以静谧的水面和动的鼓声、飞翔的白雁与高扬的旗帜,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行进图景,展现了队伍的庄重与壮观。
颈联“逦迤关河千嶂出,参差宫阙五云明”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了更为辽阔的自然与人工景观之中。连绵的山峦在关河间若隐若现,宫殿楼阁在五彩祥云中显得格外辉煌,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凸显了皇权的神圣与尊贵。
尾联“非因此去游观乐,谁识当时赋颂声”则表达了对帝子归朝背后深意的思考。它暗示了这次行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旅行或游玩,更蕴含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交流,只有通过这样的行动,才能真正理解并传颂那些曾经赋予国家与民族力量的声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象,更蕴含了深刻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国家、君主以及历史传统的深厚情感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