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曾闻至治承平日,箫鼓春风过六时全文

曾闻至治承平日,箫鼓春风过六时

出处:《重游道场
元末明初 · 徐贲
路入千峰石磴危,经台香阁但馀基。
僧从离乱居山少,客为登临出寺迟。
伏虎已无岩下锡,放鱼空有竹边池。
曾闻至治承平日,箫鼓春风过六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道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路入千峰石磴危"展现了山路险峻,石阶陡峭,暗示了道场所在之地的偏远与自然环境的雄奇。接下来的"经台香阁但馀基"则表达了道场昔日的辉煌如今只剩下遗迹,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

"僧从离乱居山少"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僧人生活清苦,少有人迹,道场显得更加寂静。"客为登临出寺迟"则写出诗人自己因对道场的留恋而迟迟不愿离开,表现出他对这里的深厚情感。

"伏虎已无岩下锡,放鱼空有竹边池"通过描绘昔日僧人修行生活的细节——岩下放置的锡杖和竹边的鱼池,如今都已空置,进一步强化了道场的荒凉与变迁。

最后两句"曾闻至治承平日,箫鼓春风过六时"回忆起往昔太平盛世,道场内笙歌鼎沸、春意盎然的景象,与眼前冷清的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以及对当下世事变迁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物,通过对道场遗迹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