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
出处:《次邓州界》
唐 · 韩愈
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
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
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
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
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
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潮阳:地名,指潮州。长沙:地名,古代楚国都城,这里泛指南方。
恋阙:思念朝廷。
那堪:怎么忍受得住。
忆家:怀念家乡。
心讶:心中惊讶。
愁来:愁苦之时。
惟贮火:只有像储存火一样储存愁苦。
眼知:眼睛所见。
别后:分别之后。
自添花:自然增添离别的悲伤。
商颜:地名,古代楚地。
暮雪:傍晚的雪。
逢人少:行人稀少。
邓鄙:地名,古代楚地。
春泥:春天的泥土。
见驿赊:使驿站行程显得更远。
早晚:早晚有一天。
王师:朝廷军队。
收海岳:收复海内山河。
普将:普遍地。
雷雨:比喻变革的力量。
发萌芽:催生万物生长。
翻译
潮阳南下比长沙还要遥远,思念朝廷怎能不怀念家乡。心中惊奇,愁苦如火燃烧,眼中分明看到分别后增添了离别的哀伤。
商颜之地傍晚的雪少有人踪,邓鄙之地春天的泥泞使驿站行程艰难。
期盼早日有朝廷军队收复失地,让普天之下万物在雷雨中焕发新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反映了诗人远行在外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不舍。开篇“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两句,以地理位置的变迁来表达离别之痛,潮阳指的是潮水向南流动的地方,这里用以比喻自己远行的路程越来越长,而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却如同长沙湖水般深不可测。
接着“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两句,则通过鲜明的形象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目光所及之物的变迁。这里的“贮火”比喻心中的热情如火,而“添花”则是指眼前的景色虽美,但在别离之后,连美好的风景也无法带来欢愉,只能加深愁绪。
中间两句“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艰难。商颜、邓鄙都是地名,这里用以形容诗人在外漂泊时所遭遇的困境,暮雪和春泥分别象征着冬日的寒冷与春天的泥泞,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寂寞。
最后两句“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则是对未来抱有一线希望。这里“王师”指的是统治者或军队,“收海岳”意味着恢复秩序,而“普将雷雨发萌芽”则是在自然界中寻找生机,期待像春天的雷雨一样能够激发事物的新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时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国家和社会安定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