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澌被鞍?,飞沫缀衣裘
宿云蔽层空,浮潦迷中州。
行人苦沮洳,道阻路且修。
流澌被鞍?,飞沫缀衣裘。
昏鸦接翅落,原野惨以愁。
城郭何萧条,闭户寒飕飕。
中宵月色满,馀光散衾裯。
余子戒明发,飞雾霭郊丘。
微见扶桑红,隐隐如沉浮。
身游大荒野,海气吹蜃楼。
须臾划当空,六合开沉幽。
千年厌颜色,苍翠光欲流。
太阳经天行,大化不暂留。
辉光何曾灭,晻霭终当收。
严霜下丰草,长歌夜悠悠。
明日东阿道,方轨骤骅骝。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风雨过后的晴朗图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自由。开篇“烈风西北来,万窍号高秋”激昂有力,设定了一个狂风骤雨之后的秋季景象。接下来的“宿云蔽层空,浮潦迷中州”则描绘了风雨过后的天气变化,以及雨水对地面的影响。
诗人通过“行人苦沮洳,道阻路且修”表达了在恶劣天气中的不便,但随后“流澌被鞍?,飞沫缀衣裘”一句,则转而描绘了一幅雨后的湿润景象,其中的“?”字用以表现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与感受。
下片的“昏鸦接翅落,原野惨以愁”表达了诗人面对萧瑟秋风中鸟儿栖息的情景所产生的忧郁情怀。紧接着,“城郭何萧条,闭户寒飕飔”则转向了城市中的静谧与寒冷。
“中宵月色满,馀光散衾裯”一句,是诗人夜晚时分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后,“余子戒明发,飞雾霭郊丘”则是对清晨景象的描绘,其中“余子”指的是未散的云雾。
最后几句“微见扶桑红,隐隐如沉浮。身游大荒野,海气吹蜃楼。须臾划当空,六合开沉幽。千年厌颜色,苍翠光欲流”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融入,以及对时间长河中永恒美景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动静结合、景象与情感交织的艺术手法,展示了一位宋代文人的心灵之旅和他对自然界深切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