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聚童稚,坐卧杂鸡犬
出处:《冬日田家二首》
明末清初 · 赵进美
北风夜来息,茅宇觉微暖。
比邻机杼鸣,平畴麦叶短。
初日聚童稚,坐卧杂鸡犬。
屋梁悬众耜,寂寞岁事晚。
石寒溪流激,雪霁烧痕浅。
疏林不隔烟,冬野能见远。
飞鸿顾前渚,饥乌噪空坂。
长啸登东皋,暮逐樵声返。
比邻机杼鸣,平畴麦叶短。
初日聚童稚,坐卧杂鸡犬。
屋梁悬众耜,寂寞岁事晚。
石寒溪流激,雪霁烧痕浅。
疏林不隔烟,冬野能见远。
飞鸿顾前渚,饥乌噪空坂。
长啸登东皋,暮逐樵声返。
鉴赏
此诗描绘了冬日田家的宁静与生机。首句“北风夜来息”,以北风的停歇暗示天气转暖,为全诗定下温暖的基调。接着,“茅宇觉微暖”一句,通过感受茅屋内的微温,进一步烘托出冬日的和煦。
“比邻机杼鸣,平畴麦叶短”两句,通过近邻织布机的响声和田野中麦苗的低矮,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季节的更迭。接下来,“初日聚童稚,坐卧杂鸡犬”描绘了清晨阳光下孩子们的欢聚,以及鸡犬的悠闲生活,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屋梁悬众耜,寂寞岁事晚”则通过屋梁上悬挂的农具,暗示了农事的结束与岁月的流逝,同时“寂寞”二字又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接下来,“石寒溪流激,雪霁烧痕浅”描绘了冬日山石的寒冷与溪水的湍急,以及雪后阳光照耀下痕迹的浅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静谧。
“疏林不隔烟,冬野能见远”则通过稀疏的树林与远处的景色,表现了冬日田野的开阔与辽远。最后,“飞鸿顾前渚,饥乌噪空坂”描绘了飞鸿在水边顾盼,饥鸟在高坡上鸣叫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冬日的生机与活力。
“长啸登东皋,暮逐樵声返”则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抒发,通过长啸登上东边的高地,傍晚时分随着樵夫的声音返回,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冬日田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