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俛首长叹息,泪下沾我衣全文

俛首长叹息,泪下沾我衣

出处:《居拟苏武 其二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黄鹤一远举,千年方始归。
众鸟念其群,哀鸣亦相依。
彼美双鸳鸯,一旦生乖离。
幸有盈尊酒,聊以与子违。
请歌远游吟,慷慨声以悲。
清商咽丝竹,激烈怆复悽。
行人不可留,万里将何之。
念子日已远,会念未有期。
俛首长叹息,泪下沾我衣
安得生羽翰,与子成双飞。

注释

黄鹤:古代传说中的仙鹤。
远举:远行,离去。
众鸟:指许多鸟类。
乖离:分离,不和。
盈尊酒:满杯的酒。
悲:悲伤,哀愁。
清商:古乐曲名,音调凄凉。
行人:远行的人。
会念:期待的相聚。
俛首:低头。

翻译

黄鹤已经远去,千年才返回一次。
众多鸟儿思念同伴,悲伤的叫声相互依靠。
那对美丽的鸳鸯,一旦分离,令人痛心。
幸好有满杯的酒,姑且用来与你告别。
请唱起远游的歌谣,悲壮的声音充满哀伤。
清冷的音乐在管弦中呜咽,激昂又凄凉。
行者不能停留,将要踏上万里征途。
想念你渐行渐远,相见的日子遥无期。
低头深深叹息,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如何能生出翅膀,与你一同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汪元量所作,名为《居拟苏武》(其二)。诗中通过对黄鹤远去和归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分离后的怀念之情。

“黄鹤一远举,千年方始归。”开篇即以黄鹤的远走和久归,象征着时间的长久和空间的辽阔,也隐喻了友人之间难得相聚的情形。

“众鸟念其群,哀鸣亦相依。”在这段落中,“众鸟”指代朋友团体,而“黄鹤”则是诗人或特定人物的象征。尽管黄鹤已远去,但其他鸟类仍旧思念着它们,并保持着彼此间的联系和依赖,表达了对亲情与友谊的珍视。

“彼美双鸳鸯,一旦生乖离。”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一对原本相亲相爱的鸳鸯,因某种原因而不得不分离的情景。这里,“乖离”一词传达了悲从中来,反映出人间情感的脆弱。

“幸有盈尊酒,聊以与子违。”诗人在此处转向现实,表明尽管身边朋友已去,但仍旧有美酒相伴,可以暂时忘却离别之痛。这里,“盈尊”指的是满杯的美酒,而“与子违”则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请歌远游吟,慷慨声以悲。”诗人请求朋友一同唱起那悲凉的远行曲调,以此表达内心深处的不舍和哀伤。这里,“慷慨”形容声音中的悲痛情感,而“声以悲”则强化了这种情绪的表现。

“清商咽丝竹,激烈怆复悽。”接下来的两句是对音乐效果的描写。“清商”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曲风格,“咽丝竹”形容音色之细腻如同吞咽,而“激烈”则表达了情感的强烈和突然。

“行人不可留,万里将何之。”诗人的朋友已经踏上了远行的路途,无论多么不舍,也无法挽留。这里,“万里”形容距离之遥远,而“何之”则是对未来未知的追问和担忧。

“念子日已远,会念未有期。”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朋友的思念也越发深刻,但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相聚。这里,“日已远”表明时光飞逝,而“会念未有期”则透露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俛首长叹息,泪下沾我衣。”诗人在此处展现了深沉的哀伤,不禁低头长叹,并伴随着泪水潸滥。这里,“俛首”形容低头的动作,而“泪下沾我衣”则是对悲伤情绪的极致表达。

“安得生羽翰,与子成双飞。”在诗的最后,诗人发出愿望,如果能拥有翅膀,就能够和远方的朋友一同飞翔,再无分别之苦。这里,“安得”表达了渴望,而“生羽翰”则是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黄鹤与鸳鸯的比喻,传递出深切的友情和对美好事物不舍的哀愁。诗人借助音乐、酒水等元素,抒写了离别之痛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由与团聚的无限向往。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情真意切,语言凝练的境界,是一篇集思念、哀愁与向往于一体的佳作。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