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连淇澳秋霜净,声彻潇湘暮雨寒
出处:《题孟得之园竹》
明 · 谢榛
西风万木正彫残,脩竹娟娟谩自看。
为爱清阴摇绮席,不教新笋上金盘。
色连淇澳秋霜净,声彻潇湘暮雨寒。
中有栖迟九苞凤,野云长护碧琅玕。
为爱清阴摇绮席,不教新笋上金盘。
色连淇澳秋霜净,声彻潇湘暮雨寒。
中有栖迟九苞凤,野云长护碧琅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孟得之园中竹子的清雅与高洁。诗人以“西风万木正彫残”开篇,渲染出秋日万物凋零的景象,以此反衬竹子的坚韧与不屈。接着,“脩竹娟娟谩自看”,描绘了竹子在秋风中的独立姿态,虽无人欣赏,却自有一番娟秀之美。
“为爱清阴摇绮席,不教新笋上金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不仅因为其清幽的树荫能增添宴席的雅致,更因为竹子的生长不与世俗同流,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诗人通过“清阴”和“绮席”的对比,突出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与高雅之气。
“色连淇澳秋霜净,声彻潇湘暮雨寒。”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与声音,无论是秋霜覆盖下的静谧色彩,还是暮雨中传来的清脆声响,都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诗人巧妙地将淇澳和潇湘两个地方的竹林景象融入诗句中,增强了画面的广阔感和诗意的丰富性。
最后,“中有栖迟九苞凤,野云长护碧琅玕。”这两句以凤凰栖息于竹林之中,象征着竹子的高贵与祥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保护者——野云的赞美。碧琅玕在这里指代竹子,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翠绿与生机勃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高洁的品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