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从梁甫匮金书,七十二君俱不如
出处:《登高丘而望远海行》
明 · 王世贞
登高丘而望远海,秦王者何二千载。
阿阙王基竟已灰,瀛洲仙药空谁采。
初从梁甫匮金书,七十二君俱不如。
已借神鞭驱怒石,复张连弩射游鱼。
归来尽灭儒生口,徐市茫茫竟何有。
祖龙未朽骊山身,亡鹿先归赤帝手。
赤帝诸孙犹不闻,文成五利日纷纷。
请君试上长安问,唯有甘泉一片云。
阿阙王基竟已灰,瀛洲仙药空谁采。
初从梁甫匮金书,七十二君俱不如。
已借神鞭驱怒石,复张连弩射游鱼。
归来尽灭儒生口,徐市茫茫竟何有。
祖龙未朽骊山身,亡鹿先归赤帝手。
赤帝诸孙犹不闻,文成五利日纷纷。
请君试上长安问,唯有甘泉一片云。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登高丘而望远海行》,通过登高远眺,诗人怀古思今,描绘了秦始皇陵的沧桑变迁和神仙传说的虚无。首句“登高丘而望远海”展现了诗人登临高处的视野开阔,引出对历史长河中秦王的遥想。“秦王者何二千载”感叹时间之久远,秦王的辉煌已成过往。
接下来,“阿阙王基竟已灰,瀛洲仙药空谁采”表达了对秦朝宫殿的遗迹和仙人求药传说的感慨,暗示了王朝兴衰与世事无常。“初从梁甫匮金书,七十二君俱不如”暗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对比历代帝王,认为无人能及秦始皇的功绩。
“已借神鞭驱怒石,复张连弩射游鱼”运用夸张手法,描绘秦始皇的壮举,但同时也寓含讽刺之意。“归来尽灭儒生口”则揭示了秦朝文化政策的残酷,儒生的命运令人唏嘘。“徐市茫茫竟何有”提及徐福东渡寻仙的典故,表达对虚幻理想的质疑。
最后,“祖龙未朽骊山身,亡鹿先归赤帝手”以“祖龙”指秦始皇,言其陵墓虽在,但天下大势已变,权力落入汉朝。“赤帝诸孙犹不闻,文成五利日纷纷”批评后世帝王沉迷于求仙问道,不顾国事。“请君试上长安问,唯有甘泉一片云”以长安的甘泉宫象征朝廷的空虚,只剩下一片云烟,寓意国家的衰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融合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王朝更替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