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约惭成负,霜莲落几秋
出处:《寄药山长老省贤》
宋 · 宋祁
南方有尊者,卓锡恋林丘。
演法三千界,多闻第一流。
炉烟熏定几,笋脯供斋瓯。
社约惭成负,霜莲落几秋。
演法三千界,多闻第一流。
炉烟熏定几,笋脯供斋瓯。
社约惭成负,霜莲落几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尊者:指德高望重的佛教僧侣。卓锡:僧人出行时携带的锡杖,象征修行。
林丘:山林之地。
演法:传授佛法。
三千界:佛教中的宇宙观,指无数的世界。
多闻:学识广博。
炉烟:烧香的烟雾。
定几:静坐用的禅几。
笋脯:竹笋干作为素食。
社约:社区约定或承诺。
负:辜负,违背。
霜莲:秋天的莲花,象征纯洁。
翻译
南方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尊者,他热爱山林生活。他在众多领域传播佛法,学识渊博,堪称一流。
香炉烟雾缭绕,他常在静坐的禅几旁修行,素食简单,仅以竹笋干为斋食。
他曾许下与社区共守的约定,如今却感到愧疚,因为已经错过了多少个秋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隐居山林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修行生活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超凡脱俗生命状态的向往与赞美。"南方有尊者,卓锡恋林丘"一句直接点出主角,是位在南方山中隐居的高僧,他对山林的钟爱如同对待亲人。
"演法三千界,多闻第一流"两句则表明这位修行者的佛学造诣极深,精通佛法,所达到的境界在众多修行者中也是顶尖的。他的智慧和见地,如同滋润万物的大地。
接下来的"炉烟熏定几,笋脯供斋瓯"四字生动地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炉上的烟雾袅袅升起,时间仿佛在这平静中凝固;竹笋和豆腐等简单食物被摆放在清净的餐具中,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简约自在的生活态度。
"社约惭成负,霜莲落几秋"则转而描写了僧人对自然界的感悟和回应。社稷之约,可能是指农事或与乡间相关的事务;而"惭成负"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愧疚,或许是在反思自身的修行进度。霜莲落几秋,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过去。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界的观照,展现了一个宁静、超脱、智慧而又充满自我反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