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熙宁如叶庸人耳,南渡惟张君子哉全文

熙宁如叶庸人耳,南渡惟张君子哉

宋 · 王迈
三载天庭出一魁,一魁岂是利名媒。
熙宁如叶庸人耳,南渡惟张君子哉
胪唱若为调众论,囊封正要看人才。
千年青史芬芳远,过眼浮荣付傥来。

注释

三载:三年。
天庭:这里指朝廷或选拔人才的场所。
庸人:普通人,与君子相对。
南渡:历史上北宋南迁的时期。
囊封:古代选拔官员时,将名单密封在袋子里,象征公正。
人才:指有才能的人。
青史:史书,代指长久的历史。
浮荣:表面的荣耀,不持久的名声。
傥来:意外得到,非本应属于自己的。

翻译

三年间天庭选拔出一位佼佼者,这位佼佼者怎能仅凭名利吸引?
熙宁年间如同一片寻常叶子,只有张姓君子才值得称道。
公开宣布选拔结果如何调和众人的意见,选拔的关键在于看中真才实学。
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真正的芬芳会永远流传,短暂的荣耀只是偶然得来。

鉴赏

此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的看重和对友人的深情。首句“三载天庭出一魁,一魁岂是利名媒”指的是吴魁君在朝廷中屡次被提拔,显示其非凡的人才与功绩,不是仅凭借权势或关系取得的成就。

接着,“熙宁如叶庸人耳,南渡惟张君子哉”比较了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和南渡时期(指南宋)的贤才,以此强调吴魁君在当世的杰出地位。

“胪唱若为调众论,囊封正要看人才”则表达了诗人认为评价人物应当基于其才能与品德,而不应只看外在之物。这里的“胪唱”指的是古代选拔官员时的考试,“囊封”则是选拔过程中对才华的考察。

最后,“千年青史芬芳远,过眼浮荣付傥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吴魁君将会在历史上留名的预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功名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典雅,意蕴深长,充分展现了王迈对友人的深切情感和他对人才价值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