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洛霜霰苦,离家兰菊衰
出处:《送于丹》
唐 · 方干
至业是至宝,莫过心自知。
时情如甚畅,天道即无私。
入洛霜霰苦,离家兰菊衰。
焚舟不回顾,薄暮又何之。
时情如甚畅,天道即无私。
入洛霜霰苦,离家兰菊衰。
焚舟不回顾,薄暮又何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至业:最高的成就或事业。莫过:没有什么能超过。
心自知:自己内心最清楚,自我认知。
时情:当时的心情。
甚畅:非常舒畅,愉快。
天道:自然的法则,宇宙的规律。
无私:公平,没有偏私。
入洛:进入洛阳,比喻进入繁华之地或重要的位置。
霜霰:霜和霰,这里指严寒的天气。
离家:离开家乡。
兰菊:兰花和菊花,常用来象征高洁或家的温馨。
焚舟:源自‘破釜沉舟’的典故,表示决心放弃一切,不给自己留后路。
不回顾:不回头,义无反顾。
薄暮:黄昏,傍晚。
何之:去哪里,何去何从。
翻译
至业是最宝贵的,没有什么比自我认知更珍贵。当心情极为舒畅时,自然法则也显得没有偏私。
进入洛阳时遇到严寒风雪,离家后家中的兰花和菊花也似乎随之凋零。
决心放弃一切不再回头,黄昏降临,我将何去何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送于丹》。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至业是至宝,莫过心自知。" 这两句开篇便指出了内心所持之事物最为珍贵,不必他求,只需自己明白。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精神追求或理想信念的重视,也反映出对友人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时情如甚畅,天道即无私。"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自然而然、顺应时势的情感流露,以及对宇宙公正规律的赞美。在这里,“时情”可能指的是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而“天道”则象征着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客观法则。
"入洛霜霰苦,离家兰菊衰。"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出行的艰辛和离别之痛。这里的“入洛”可能是指进入洛阳城,“霜霰”形容早晨的寒冷和严酷,而“兰菊衰”则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友情的凋零。
"焚舟不回顾,薄暮又何之。" 最后两句以决绝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的彻底割舍以及面向未来的坚定态度。这里的“焚舟”象征着毅然决心,不再回头,而“薄暮又何之”则是在询问接下来的路在何方,显示出一种对于未来探索和期待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感波动和深沉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