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隐德自足通山灵,时来九万随风鹏全文

隐德自足通山灵,时来九万随风鹏

出处:《吴山书舍诗
明 · 解缙
天开象纬日与星,地灵川岳万汇形。
羲书奎画河图呈,万世照耀传六经。
贤传羽翼众喙鸣,博通贯一量重轻。
譬犹作室矩度程,群材咸萃无奇嬴。
曲可使直陂可平,指顾左右集大成。
吴山屹立太古清,书舍临高疏牖棂。
紫云红雾栖前楹,万家玉树森在庭。
牙签历历黄金縢,万轴架插明星荧。
斗牛午夜红光倾,天官早岁尝躬耕。
养志馀力篝火灯,布帷黝黑积晕成。
秋囊或贮山下萤,有草如带似尧蓂。
隐德自足通山灵,时来九万随风鹏
桥门璧水扬华英,铁冠珥笔朝承明。
绣衣持斧白玉京,从龙天飞掌铨衡。
春官侍从鸳鸯停,乃知读书助修能。
万事转圜无滞凝,他年有待悬车荣。
锦袍山下濯冠缨,买舟相送试一登。
吴中俊彦来相迎,欢呼共睹贤公卿。
乡人子弟传颂声,重作吴山书舍铭。

鉴赏

此诗《吴山书舍诗》由明代诗人解缙所作,描绘了书舍的壮丽景象以及读书人的精神风貌。

首句“天开象纬日与星,地灵川岳万汇形”以天地之象起笔,赞颂自然界的壮美与神妙,引出书舍的所在之地,寓意着知识与智慧如同自然界的瑰宝,熠熠生辉。

接着“羲书奎画河图呈,万世照耀传六经”两句,将书舍与古代圣贤的经典著作相联结,强调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犹如历史长河中的明灯,照亮后世。

“贤传羽翼众喙鸣,博通贯一量重轻”描绘了书舍内学者们热烈讨论、交流思想的场景,展现了知识的活力与价值。

“譬犹作室矩度程,群材咸萃无奇嬴”以建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书舍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集合,更是各种知识与智慧的汇聚之所。

“曲可使直陂可平,指顾左右集大成”表达了通过学习和思考,可以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提升,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境界。

“吴山屹立太古清,书舍临高疏牖棂”描绘了书舍的地理位置,坐落在巍峨的吴山之巅,视野开阔,环境清幽。

“紫云红雾栖前楹,万家玉树森在庭”以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书舍周围的自然美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学习氛围。

“牙签历历黄金縢,万轴架插明星荧”展示了书舍内藏书丰富,排列整齐,犹如繁星点点,象征着知识的浩瀚与璀璨。

“斗牛午夜红光倾,天官早岁尝躬耕”以天文现象为喻,赞美了书舍主人勤奋好学的精神,如同古代天文学家一样,对知识有着不懈的追求。

“养志馀力篝火灯,布帷黝黑积晕成”描绘了夜晚书舍内的景象,灯火通明,学子们在昏暗的灯光下刻苦学习,体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学习态度。

“秋囊或贮山下萤,有草如带似尧蓂”以自然界的现象比喻,暗示了书舍内充满了求知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

“隐德自足通山灵,时来九万随风鹏”表达了读书人通过潜心学习,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时机到来时,能够展翅高飞,实现个人的远大理想。

“桥门璧水扬华英,铁冠珥笔朝承明”描绘了书舍内外的装饰与氛围,象征着知识的光芒与尊严。

“绣衣持斧白玉京,从龙天飞掌铨衡”以古代官服和权力象征,比喻读书人通过知识的力量,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地位。

“春官侍从鸳鸯停,乃知读书助修能”点明了读书对于个人修养和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万事转圜无滞凝,他年有待悬车荣”鼓励人们不断学习,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成就和荣誉等待着他们。

“锦袍山下濯冠缨,买舟相送试一登”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读书人离开书舍时的不舍之情。

“吴中俊彦来相迎,欢呼共睹贤公卿”预示了读书人离开书舍后,将受到更多人的尊敬和欢迎。

“乡人子弟传颂声,重作吴山书舍铭”总结了全诗,表达了对书舍及其精神的赞美,并希望后人继续传承这种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书舍环境、学习氛围、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以及通过学习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贡献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