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得酒有何好,且饮中秋白露团
出处:《寄吕少冯时余单骑入都将发楚》
宋 · 吴则礼
老夫得酒有何好,且饮中秋白露团。
已戒奴人送斗米,更呼友生共盘餐。
坐谈稍觉佳月出,起舞不知清夜寒。
明发垂垂向梁宋,轩然秃发映儒冠。
已戒奴人送斗米,更呼友生共盘餐。
坐谈稍觉佳月出,起舞不知清夜寒。
明发垂垂向梁宋,轩然秃发映儒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夫:指诗人自己。何好:有什么乐趣。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白露团:指中秋时节的圆月。
戒:禁止。
奴人:仆人。
斗米:一斗粮食。
友生:朋友。
稍觉:渐渐感到。
佳月:美好的月亮。
清夜寒:深夜的凉意。
明发:天亮时。
垂垂:形容头发稀疏。
梁宋:古代两个地区名,这里泛指旅途目的地。
轩然:高耸的样子。
秃发:指白发。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读书人。
翻译
我这老头子喝酒有什么乐趣呢,姑且在中秋之夜喝着白露团聚的酒。我已经吩咐仆人不再送米了,还要邀请朋友一起共享晚餐。
坐着聊天时渐渐觉得月亮出来了,起身跳舞却浑然不觉深夜的凉意。
明天早上就要启程去梁宋地区,满头白发在儒雅的帽子下显得格外醒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独自饮酒赏月的愉悦情景。开篇“老夫得酒有何好,且饮中秋白露团”表达了诗人对美酒的喜爱,以及在中秋之夜,伴随着清凉的露珠,一边品味一边沉醉于这份静谧的美好。
接着,“已戒奴人送斗米,更呼友生共盘餐”则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不再依赖仆人,而是自己安排日常琐事,甚至亲自邀请朋友共进晚餐,这种自在自得的态度透露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坐谈稍觉佳月出,起舞不知清夜寒”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愉快对话,当他们感受到窗外明月渐渐升起时,便不由自主地起身翩翩起舞,完全沉浸在这份美妙之中,以至于忘记了夜晚的凉意。
最后,“明发垂垂向梁宋,轩然秃发映儒冠”则写出了诗人年纪已高,头发斑白,但依旧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他的头发垂垂地倒挂在肩上,照耀在儒家冠帽之下,这不仅是对外貌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饮酒、赏月和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这些细腻的笔触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以及生命中简单乐趣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