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转遂达旦,耿耿负忧悸
九河翻层空,入夜愈恣睢。
置床东壁根,时有涂塈坠。
飒飒势将摧,怵惕不成寐。
中宵抱衾立,呼烛久方至。
徙之近西偏,裯帐不能备。
飞蚊胡不仁,忍此加啄噬。
避烦只深藏,悒悒面蒙被。
须臾漏转剧,枕褥亦沾渍。
虽起欲何之,室中无燥地。
展转遂达旦,耿耿负忧悸。
因思闾井民,糊口仰执技。
束手已连旬,妻儿日憔悴。
囊钱与盎米,薪木同时匮。
败衣不足准,搏手坐相视。
予今幸已多,敢不自知愧。
无谋忝肉食,念尔但增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穷秋:深秋。直省舍:官舍。
大雨:暴雨。
吁可畏:令人害怕。
九河:泛指河流。
恣睢:狂暴。
涂塈:泥浆。
坠:落下。
怵惕:心惊胆战。
不成寐:难以入睡。
中宵:半夜。
呼烛:叫人点蜡烛。
徙之:移床。
裯帐:帷帐。
飞蚊:飞舞的蚊子。
加啄噬:叮咬。
避烦:躲避烦恼。
深藏:躲藏。
悒悒:愁闷。
蒙被:蒙头。
漏转剧:漏水更急。
沾渍:浸湿。
无燥地:无干燥之地。
耿耿:忧虑不安。
糊口:维持生计。
执技:依靠技艺。
束手:无计可施。
连旬:连续多日。
妻儿日憔悴:妻子儿女日益憔悴。
囊钱:钱包里的钱。
盎米:量米的容器。
薪木:柴火。
同时匮:同时缺乏。
败衣:破旧衣物。
搏手:徒手。
自知愧:感到惭愧。
无谋:无良策。
忝肉食:身为官员。
翻译
在深秋的夜晚,我独处官舍,大雨倾盆,令人畏惧。河水翻腾,夜色中愈发狂暴。
床靠近东墙根,常有泥浆落下。
风雨声猛烈,让我心惊胆战,难以入睡。
半夜里,我抱着被子站立,叫了很久才点着蜡烛。
我将床移到西边稍远的地方,但连帷帐也无法抵挡风雨。
飞舞的蚊虫为何如此无情,竟忍心在此时叮咬。
我只能躲藏更深,心中愁闷,被子蒙头。
夜越来越深,漏水更急,连枕头和褥子都湿了。
即使起身,又能去哪里?室内无处干燥。
辗转反侧直到天明,忧虑使我无法安眠。
想到民间百姓,生活艰难,仅凭技艺维生。
连续多日束手无策,妻子儿女日益憔悴。
家中钱粮、柴火皆尽,破旧衣物也无以换钱。
我们只能无助相对,无计可施。
如今我虽然还算富足,怎能不感到惭愧。
身为官员却无良策,想到你们,只有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秋季的雨夜中的困顿生活。诗中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忧虑和不满。
"穷秋直省舍,大雨吁可畏"一句,设置了一种萧瑟而又恐怖的氛围,"穷秋"指的是深秋,而"直省舍"则是说作者居住的地方简陋且破旧。"大雨"和"吁可畏"表达了这场雨给人带来的震撼感和恐惧。
接下来的几句"九河翻层空,入夜愈恣睢。置床东壁根,时有涂塈坠。"进一步描绘了雨水的泛滥和家中环境的恶劣,"九河翻层空"形象地展示了洪水的威势,而"入夜愈恣睢"则透露了作者对这场雨的不安与担忧。"置床东壁根"和"时有涂塈坠"描述了家中的简陋和潮湿。
诗中也表现出了作者的无奈和困境,如"飒飒势将摧,怵惕不成寐。"表达了内心的恐慌和睡意难寻;"呼烛久方至。徙之近西偏,裯帐不能备。"则展示了生活中的不便和匮乏。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对蚊虫的苦恼和避雨的艰辛进行了描写,如"飞蚊胡不仁,忍此加啄噬。避烦只深藏,悒悒面蒙被。"这些细节增强了整首诗的真实感。
最后几句"须臾漏转剧,枕褥亦沾渍。虽起欲何之,室中无燥地。展转遂达旦,耿耿负忧悸。因思闾井民,糊口仰执技。束手已连旬,妻儿日憔悴。"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绝望和内心的沉重,"须臾漏转剧"描绘了夜晚的漫长和水渍的床褥,"耿耿负忧悸"则透露了深夜中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雨夜生活的细节描述,展现了作者在艰难困苦中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充满了生活感和情感真挚的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