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
出处:《红云亭即事五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一行城外路,事事胜城中。
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
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
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
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
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
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
注释
城外:远离城市的。路:道路。
事事:每一件事。
胜:超过。
城中:城市内部。
是处:到处。
稻:稻谷。
争绿:争相展示绿色。
谁家:哪一家。
莲:莲花。
忽红:突然变红。
深篱:高高的篱笆。
幽户:隐蔽的门户。
闭:关闭。
小水:小溪。
暗渠:隐蔽的水道。
独坐:独自坐着。
谋诗句:构思诗句。
何人:谁。
识:理解。
此翁:这位老人。
翻译
城外的道路,一切似乎都优于城内。处处稻田生机勃勃,哪家的莲花忽然间变得鲜红。
深深的篱笆围着幽静的门户,小溪暗流通过隐蔽的小渠。
独自坐着构思诗句,又有谁能理解这位老者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一行城外路,事事胜城中"表达了诗人对城外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向往,认为这里的一切都比喧闹的城市生活更加迷人。"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写出了夏季田野中稻禾竞相发绿,以及偶然间某家池塘中的荷花绽放,这些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诗人居住在深邃的竹篱围护之下,门户紧闭,但小溪依然潺潺流过,形成一条不为人知的小径,这是诗人与世隔绝、享受宁静的写照。
"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表达了诗人的独自思考和创作诗歌的心情,以及对自己隐逸生活状态的自我认同。这里的"何人识此翁"含有一种自嘲和无奈,或许是在反问,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是否还有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文学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隐逸生活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然和独处的向往,以及他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