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来竹霭深,坐久松风静
出处:《东际亭晚眺》
明 · 徐熥
虚亭苍翠间,烟霞变奇景。
微钟起梵音,空潭自清影。
行来竹霭深,坐久松风静。
冥然道心生,倏尔尘缘屏。
吟眺犹未阑,残阳在西岭。
微钟起梵音,空潭自清影。
行来竹霭深,坐久松风静。
冥然道心生,倏尔尘缘屏。
吟眺犹未阑,残阳在西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东际亭晚眺时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悟。
首句“虚亭苍翠间,烟霞变奇景”以“虚亭”为起点,点明了地点,同时用“苍翠”二字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接着“烟霞变奇景”则描绘了烟雾缭绕、云霞变幻的壮丽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微钟起梵音,空潭自清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微弱的钟声伴随着悠扬的梵音,仿佛是大自然的音乐,而清澈的水潭映照出周围景物的倒影,静谧而纯净。
“行来竹霭深,坐久松风静”则通过行者与坐者的不同体验,表现了环境的幽深与宁静。竹林的浓密与松树的轻风,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冥然道心生,倏尔尘缘屏”表达了诗人在此境中内心深处的感悟,仿佛与世隔绝,心灵得到了净化,尘世的烦恼与杂念随之消散。
最后,“吟眺犹未阑,残阳在西岭”以诗人继续欣赏美景直至夕阳西下的情景收尾,既是对美景的留恋,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际亭晚眺所见之景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