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斯远缯缴,木岂愿青黄
出处:《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其九》
宋 · 赵蕃
径草馀幽色,盆兰有静芳。
取穷应有在,虽病亦无伤。
暂得闭门坐,已胜趋道傍。
鸿斯远缯缴,木岂愿青黄。
取穷应有在,虽病亦无伤。
暂得闭门坐,已胜趋道傍。
鸿斯远缯缴,木岂愿青黄。
注释
径草:小径边的草丛。馀:剩余,残留。
幽色:幽深的颜色。
盆兰:盆栽的兰花。
静芳:宁静的香气。
取穷:身处困境。
应有在:应有的坚守。
虽病:虽然病弱。
无伤:不受伤害。
闭门坐:关门静坐。
趋道傍:在人来人往的路上。
鸿斯:飞鸿。
远缯缴:远离了弓箭的束缚。
木岂:树木又怎能。
愿青黄:渴望变为青黄之色。
翻译
小径边的草丛还残留着幽深的绿色,盆栽的兰花散发出宁静的香气。即使身处困境,也应有所坚守,虽然病弱,心灵并未受伤害。
暂时得以关门静坐,已胜过在人来人往的路上奔波。
飞鸿远离了弓箭的束缚,树木又怎会渴望变为青黄之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其九)》。诗人通过对径草和盆兰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意境。"径草馀幽色,盆兰有静芳",这两句写出了小径边的草丛还残留着深沉的绿色,而盆中的兰花则散发出清雅的香气,暗示了诗人闲居生活的恬淡与雅致。
接下来的"取穷应有在,虽病亦无伤",表达了诗人对于困境的理解和态度,认为即使身处逆境,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即使身体略有不适,也不会对心境造成太大影响。诗人选择静坐家中,享受这份宁静,认为这已经胜过在人来人往的大道旁奔波。
最后两句"鸿斯远缯缴,木岂愿青黄"运用比喻,鸿雁远离世俗的纷扰,树木自然生长,不求人为的改变颜色,寓意诗人追求的是超脱世俗,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自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生活细节,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闲居心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简静生活的向往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