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热血方相泼,江表有此暇整人
出处:《游东山图》
宋 · 刘克庄
亭榭缥缈无点尘,竹树苍翠溪粼粼。
宝钗导前瑶簪后,三君高屐华阳巾。
颀然锦衣者谁氏,道韫诸姑姊长妹。
当时偶动寂寂叹,藁砧不答高掩鼻。
棋边指麾百万秦,温浩二子非其伦。
中原热血方相泼,江表有此暇整人。
暮年功高忧谗惎,回首故山归不遂。
岂知王郎袖有檛,空听桓伊筝垂泪。
宝钗导前瑶簪后,三君高屐华阳巾。
颀然锦衣者谁氏,道韫诸姑姊长妹。
当时偶动寂寂叹,藁砧不答高掩鼻。
棋边指麾百万秦,温浩二子非其伦。
中原热血方相泼,江表有此暇整人。
暮年功高忧谗惎,回首故山归不遂。
岂知王郎袖有檛,空听桓伊筝垂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亭榭:隐约的亭台楼阁。缥缈:若隐若现。
尘:尘埃。
竹树:翠绿的竹林。
粼粼:水波荡漾。
宝钗:贵重的发钗。
瑶簪:精美的玉簪。
高屐:高雅的木屐。
华阳巾:古代文士的头巾。
道韫:才女名。
藁砧:古称丈夫。
掩鼻:轻声哼气。
棋边:棋局旁。
麾:指挥。
秦:比喻敌军。
温浩:人物名。
非其伦:无法相比。
中原:内地。
江表:江南地区。
暇整:从容整理。
功高:功劳大。
谗惎:嫉妒和陷害。
王郎:男子的尊称。
檛:槌子,此处比喻权谋。
桓伊:历史人物,善吹笛。
筝:筝乐器。
垂泪:流泪。
翻译
亭榭如梦尘埃无,翠竹清溪映眼新。发钗璀璨在前引,后跟瑶簪步轻盈,三位君子着华裳,头戴华阳巾翩翩。
身着锦衣人未识,才女道韫姐妹群。
静时感叹世事寂,夫君不语鼻轻哼。
对弈间似统百万兵,温浩二人难比肩。
中原激战血如浆,江南之地尚从容。
晚年功高却忧虑,归乡之愿未能偿。
谁料王郎怀利器,只闻桓伊筝声泪涟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之美。"亭榭缥缈无点尘,竹树苍翠溪粼粼"一句中,"亭榭"指的是亭台楼阁,"缥缈"形容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融,而"无点尘"则是诗人对清洁无垢景象的赞美。接下来的"竹树苍翠溪粼粼"更是强调了山水间的青翠迷离之感。
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极具特色,如"颀然锦衣者谁氏,道韫诸姑姊长妹"一句,以华丽的服饰和神秘的名字描绘出一群高贵的女性形象,而这些人物似乎与诗人有着一定的情感联系。
此外,诗中还穿插了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如"棋边指麾百万秦,温浩二子非其伦"一句,诗人通过下棋的情景,提及古代秦朝的辉煌和温氏兄弟的事迹,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慨。
最后,诗人的情感在"暮年功高忧谗惎,回首故山归不遂"一句中达到高潮。诗人以深沉的情怀,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念和现实中的无奈。而"岂知王郎袖有檛,空听桓伊筝垂泪"则是诗人的感慨之余,又一次地将思绪投向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故事表达自己对时代变迁、人事更替的哀叹。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以独特的情感和视角,勾勒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历史回响的山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