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楼高四望长,登临还赏节辰良
出处:《辛亥重九登骑山楼》
宋 · 韩琦
西北楼高四望长,登临还赏节辰良。
荀陈盛集星光动,相卫名山记字详。
玳瑁不妨攲醉弁,茱萸谁自斗香囊。
病翁安敢当能赋,只俟英瑶作报章。
荀陈盛集星光动,相卫名山记字详。
玳瑁不妨攲醉弁,茱萸谁自斗香囊。
病翁安敢当能赋,只俟英瑶作报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韩琦在辛亥年重阳节登高骑山楼的场景与心境。首句“西北楼高四望长”,点明了地点与视野的开阔,暗示了登高远眺的愉悦与自由感。接着,“登临还赏节辰良”表达了诗人对节日与登高这一传统活动的喜爱和赞赏。
“荀陈盛集星光动”一句,借用了历史上的文人聚会典故,暗喻此次登楼之行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欣赏,更是一场文化与精神的盛宴,仿佛星光因文人的聚集而更加璀璨。随后,“相卫名山记字详”则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对名山大川的敬畏与探索。
“玳瑁不妨攲醉弁,茱萸谁自斗香囊”两句,通过具体物品的描写,展现了节日习俗的生动画面。玳瑁,可能指代的是装饰品或酒器,象征着节日的欢愉;茱萸,是重阳节的传统佩饰,寓意驱邪避凶。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同伴们在节日中享受美酒佳肴、佩戴茱萸的欢乐场景。
最后,“病翁安敢当能赋,只俟英瑶作报章”表达了诗人虽年老体弱,但仍然渴望以才华贡献社会的心愿。这里的“英瑶”可能指的是才华横溢的人才,诗人期待着他们能撰写出反映这次登楼活动的优秀文章,以传承这份文化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后世文化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