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江头倚玉箫,与君同驻木兰桡
出处:《泛舟螺江忆旧游寄郡斋诸文学》
明 · 陈煇
曾向江头倚玉箫,与君同驻木兰桡。
白波千里秋闻雁,凉雨孤舟夜听潮。
几处人家连竹坞,数行渔笛过枫桥。
今来却忆同游侣,烟景苍苍转寂寥。
白波千里秋闻雁,凉雨孤舟夜听潮。
几处人家连竹坞,数行渔笛过枫桥。
今来却忆同游侣,烟景苍苍转寂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螺江时对往昔游伴的回忆,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曾向江头倚玉箫”,以“玉箫”这一古典意象,暗示了诗人曾经与友人共享的美好时光,营造了一种高雅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与君同驻木兰桡”一句,通过“木兰桡”这一古代船桨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场景,仿佛那美好的时光仍历历在目。
“白波千里秋闻雁,凉雨孤舟夜听潮”两句,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秋日江面的广阔景象中。白浪翻滚,雁声悠扬,凉雨滴落,潮声起伏,这些自然界的元素交织在一起,不仅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情境的感慨。
“几处人家连竹坞,数行渔笛过枫桥”则将画面转向了更为细腻的乡村生活场景。竹坞、渔笛、枫桥,这些富有诗意的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枫桥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张继的《枫桥夜泊》,更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韵味。
最后,“今来却忆同游侣,烟景苍苍转寂寥”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对旧游的回忆与对当前孤独心境的表达。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欢聚与今日的孤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